[发明专利]光扩散膜及其制造方法、光扩散性偏振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9074.6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3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羽场康弘;金玉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F21S2/00;F21V3/04;G02B1/11;G02B5/30;G02F1/1335;G02F1/13357;F21Y101/02;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及其 制造 方法 偏振 以及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扩散膜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使用该光扩散膜的光扩散性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在手机、电脑用监视器、电视机、液晶投影仪等中的用途迅速发展。液晶显示装置一般以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模式、IPS(In-Plane Switching,共面转换)模式等显示模式使液晶工作,对通过该液晶的光进行电控制而在画面上表现明暗的差异,从而显示出文字、图像。
以往,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被指出存在当从斜方向观察显示画面时,得不到高对比度,并且因图像的明暗发生逆转的灰阶反转现象等而得不到良好的显示特性等问题,即视角狭窄的问题。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目前已知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认侧表面设置光扩散膜的技术。例如,JP2007-94369-A及JP2003-43218-A中公开了具有通过在基材上涂布含有微粒的涂布液而形成的高雾度的光扩散层的光扩散膜(光扩散片)。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认侧表面设置这种光扩散膜,可改善从斜方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时的图像的对比度降低或灰阶反转现象,由此能够扩宽视角。
但是,在现有的光扩散膜中,若为了获得广视角而赋予充分的光扩散性,则存在显示图像的透射鲜明度降低、显示图像的正面对比度也随之降低、同时因光扩散层的表面漫反射而产生使整个画面感觉变白的所谓的发白(日文原文:白ちやけ)的问题。反之,若要赋予充分的透射鲜明度,则光扩散性变得不充分,无法得到广视角。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兼具充分的光扩散性和充分的透射鲜明度、因而在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时、视角广且显示图像的正面对比度高、也不会产生表面漫反射所引起的发白的光扩散膜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该光扩散膜的光扩散性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光扩散膜,具备基材膜和层叠在所述基材膜上且在透光性树脂中分散有透光性微粒的光扩散层,其中,
所述透光性微粒包含1种或2种以上重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小于6μm的第一透光性微粒和1种或2种以上重均粒径为6μm以上且15μm以下的第二透光性微粒,并且所述第一透光性微粒的重均粒径与所述第二透光性微粒的重均粒径之差为2μm以上,
所述光扩散层中的所述透光性微粒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透光性树脂100重量份为22重量份以上且60重量份以下,
所述光扩散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以下。
<2>如上述<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所述光扩散层中的所述透光性微粒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透光性树脂100重量份为25重量份以上且60重量份以下。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通过0.125mm、0.5mm、1.0mm及2.0mm的光梳后得到的透射鲜明度之和为70%以上且180%以下。
<4>如上述<3>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所述透射鲜明度之和为70%以上且150%以下。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沿着从所述光扩散层侧的法线方向倾斜40°的方向而透射的激光的强度L2与从所述基材膜侧沿着光扩散膜的所述法线方向入射的波长543.5nm的激光的强度L1之比L2/L1为0.00008%以上且0.001%以下。
<6>如上述<5>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所述比L2/L1为0.0002%以上且0.001%以下。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总雾度为40%以上且70%以下,内部雾度为40%以上且70%以下,并且因所述光扩散层的表面形状而产生的表面雾度小于2%。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所述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9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维菌素水分散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铁道车辆用气压式盘式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