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38432.1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森川显洋;水内公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37 | 分类号: | G02F1/3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形成工序,该电极形成工序在铁电体基板的+Z面和-Z面上形成金属膜,以制作电极;
周期电极形成工序,该周期电极形成工序将形成于所述+Z面的所述金属膜形成为周期电极;
极化反转形成工序,该极化反转形成工序在所述周期电极与所述-Z面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在所述铁电体基板的内部形成极化反转区域;
表面处理工序,该表面处理工序去除所述电极、所述周期电极、及所述铁电体基板的+Z面和-Z面的表面层;以及
退火工序,该退火工序对去除了所述表面层的铁电体基板施加规定的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电体基板是掺入Mg的LiTa(1-x)NbxO3(0≤x≤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电体基板的结晶是化学计量成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化反转区域的极化反转宽度为2μm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处理工序中的表面层的去除深度距离所述铁电体表面大于1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干法蚀刻或湿法蚀刻或研磨,来进行所述表面处理工序中的表面层的去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铁电体基板的+Z面和-Z面上,在相邻的极化反转区域之间形成阶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蚀刻速度沿所述铁电体基板的Z轴方向具有各向异性的蚀刻溶液来进行湿法蚀刻,从而形成所述阶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蚀刻溶液是氟硝酸溶液。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研磨来形成所述阶差,所述研磨使用了研磨速度沿所述铁电体基板的Z轴方向具有各向异性的研磨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退火工序前的所述铁电体基板的+Z面和-Z面上,设置有具有规定电阻率的氧化硅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电阻率为105Ω/□以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铁电体基板保持于绝缘体之上的状态下,进行所述退火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84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硅表面蚀刻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可旋转束分幅的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