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撞击钻孔期间的噪音控制的钻柱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8094.1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7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吉米·卡尔松;亚历山大·贝罗纽斯;马蒂亚斯·约特贝里;塞缪尔·恩布卢姆;戈兰·施滕贝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特拉斯·科普柯·塞科洛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B25D1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吴焕芳;田军锋 |
地址: | 瑞典法***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撞击 钻孔 期间 噪音 控制 构件 | ||
1.钻柱构件(2),所述钻柱构件安置在顶锤钻机和钻头之间以用于撞击钻孔并且包括管形元件(3),所述管形元件(3)布置为用于将来自所述钻机的转动运动传递至所述钻头,并且所述管形元件(3)布置成围住用于将来自属于所述顶锤钻机的撞击钻孔机的冲击脉冲传递至所述钻头(26)的、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至少一个杆元件(10),其特征在于,减振结构(12)在形成在所述管形元件的内侧(11’)内的空间(41)中布置成与所述内侧(11’)的至少一部分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2)由施用在所述内侧(11’)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层中的减振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是以下组中的任一种:1)粘弹性材料:a)非晶态材料,b)具有非晶态成分并且在其它方面是晶体的材料;2)具有金属基体且具有由与基体材料相比更硬的材料形成的颗粒的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2)的远离所述管形元件的侧面设有加强耐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2)形成为插入到所述空间中并且抵靠所述内侧(11’)的至少一部分的长形衬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衬套具有用于使流体能够在所述钻机和所述钻头之间流动的至少一个轴向延伸贯通通道(3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衬套具有一起形成外管形构造和内管形构造的外壳(32)和内壳(33),其中,呈间距保持器形式的轴向延伸间距条(34)布置在所述外壳(32)和所述内壳(3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元件(3)同心地布置在所述杆元件(10)周围。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以及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元件包括管部(36),所述管部(36)具有的截面沿着所述管部(36)的长度不变,所述管部(36)在所述管部(36)的端部处与两个连结部(4,7)焊接在一起(37,38)。
10.用于撞击潜孔钻孔机(25)的钻柱的钻柱构件(18),所述钻柱构件(18)安置在钻机和所述潜孔钻孔机(25)之间,其中,所述钻柱构件(18)包括管形元件(19),所述管形元件(19)布置为用于将来自所述钻机的转动运动传递至所述潜孔钻孔机(25),然而冲击脉冲通过所述潜孔钻孔机(25)传递至属于所述潜孔钻孔机(25)的钻头,其特征在于,减振结构(12)在形成在所述管形元件的内侧(11’)内的空间(41)中布置成与所述内侧(11’)的至少一部分相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2)由施用在所述内侧(11’)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层中的减振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是以下组中的任一种:1)粘弹性材料:a)非晶态材料,b)具有非晶态成分并且在其它方面是晶体的材料;2)具有金属基体并具有由与基体材料相比更硬的材料形成的颗粒的复合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2)的远离所述管形元件的侧面设有加强耐磨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2)形成为插入到所述空间中并且抵靠所述内侧(11’)的至少一部分的长形衬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衬套具有用于使流体能够在所述钻机和所述钻头之间流动的至少一个轴向延伸贯通通道(35)。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钻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衬套具有一起形成外管形构造和内管形构造的外壳(32)和内壳(33),其中,呈间距保持器形式的轴向延伸间距条(34)布置在所述外壳(32)和所述内壳(3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特拉斯·科普柯·塞科洛克有限公司,未经阿特拉斯·科普柯·塞科洛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80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