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辊碾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36926.6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0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大丸卓一郎;末冈靖裕;有马谦一;山本次男;筒场孝志;松本慎治;松崎光辉;山口聪太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7B7/083 | 分类号: | B07B7/083;B02C15/04;B02C23/1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辊碾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例如煤粉焚烧锅炉等的立式辊碾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煤焚烧锅炉中,向例如图11所示的立式辊碾机10那样的煤粉机(碾磨机)投入原料煤,使用粉碎后的煤粉作为燃料。在立式辊碾机10的内部,粉碎辊13在设置于壳体11内的下部的粉碎台12上旋转并同时回旋。图中的标号14是投入原料煤的煤投入管。
投入到立式辊碾机10内的原料煤由于在粉碎台12与粉碎辊之间被咬入而粉碎成为煤粉。该煤粉通过从配置在粉碎台12的周围的喉部15喷出的热风被干燥且被向配置在壳体11内的上方的固定式分级器20进行气流搬送。此时,对粒径大的粗大粒子进行因重力而落下并返回粉碎台12上的重力分级,因此在成为所希望的粒径之前反复接受粉碎。
在基于上述的重力分级的1次分级之后,包含粗粒在内的产品粒子的煤粉由配置在粉碎台12上部的分级器进一步分级。此种分级器具有固定式、旋转式、及将固定式/旋转式组合的方式,图示的分级器是固定式。此外,已知旋转式分级器是通过由旋转叶片产生的碰撞/惯性力进行分级的分级器,具有高的分级性能。
被进行气流搬送的煤粉由热风进行干燥,然后,穿过固定式分级器20从而被分级。分级后的煤粉穿过从固定式分级器20的内部向壳体11的外部上方连通的煤粉出口16,通过搬送用的1次空气被进行气流搬送至锅炉。
如图12及图13所示,固定式分级器20在圆锥体21的上端部侧具备向周向等间距地开口的多个固定叶片入口窗22。该固定叶片入口窗22是将形成圆锥体21的壁面贯通而设置的开口部,作为用于使对煤粉进行气流搬送的流动(以下,称为“固气二相流”)穿过而向圆锥体21的内部流入的入口及流路。并且,在圆锥体21的内壁侧安装与各固定叶片入口窗22成对的固定叶片23。
另外,在圆锥体21的内侧设有内筒24,该内筒24形成与固定叶片入口窗22及固定叶片23对置的壁面。该固定叶片23为了对固气二相流给予回旋,全部向同方向倾斜,即,距离朝向圆锥体21的轴中心的半径方向的线具有倾斜角度θ(参照图13)而安装。因此,若对固定叶片23的倾斜角度θ进行增减,则对应于固定叶片23的开度(角度)而回旋流的强度也变化,因此能够调整分级的微粉度。
图中的标号25是将原料煤及由分级器20分级后的粗粒向粉碎台12上供给的圆锥出口。
上述的固定式分级器20是旋流(cyclone)型的分级器,成为没有驱动部的简单的结构,因此具有成本低且保养容易等优点。然而,固定式分级器20的粗粒域分级的精度差,煤粉中的粗粒(对燃烧性造成坏影响的超过100筛号的程度的粗粒)增加,因此成为导致从锅炉排出的燃烧废气中包含的未燃成分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此,对固定式分级器20的分级原理进行简单说明,从固定叶片入口窗22穿过相邻的固定叶片23之间的固气二相流中,煤粉的粒子因回旋流而被离心分级成粗粒和微粉。然后,粒径小的轻量的微粉乘载于来自下方的反转上升流而被卷起,从内筒24的下方进入内侧,从煤粉出口16向立式辊碾机10的外部流出。然而,离心分离后的粒径大的粗粒由于重量大,因此未乘载于从内筒24的下方进入内筒24的内侧的流动,因此到达圆锥体21的内壁,沿着圆锥体21的内壁面因重力而向下方落下。该粗粒最终从向圆锥体21的下部中央开口的煤投入管14向粉碎台12上落下,而再次被粉碎。
从这样的背景出发,具有高分级性能的旋转式分级器主要使用于将要求高微粉度(200筛号通过80%左右)的难燃性的煤利用作为原料煤的情况。然而,在燃烧性比较好的煤作为原料煤时,产品微粒度也可以为比较低的微粉度(200筛号通过70%左右),因此也可以采用简单且低成本的固定式分级器20。
作为与具备上述的固定式的分级器的立式辊碾机相关的现有技术,提出为了提高对破碎后的煤粉的分级性能,而对平面板的固定叶片进行改造而形成波形翼的结构。该波形翼将与1次空气一起回旋上升的混合气流取入到固定式分级器的波形翼间时,即使粗粒炭以所有的入射角流入,也与波形翼的气流碰撞部碰撞而被分级,因此固定式分级器的分级性能得以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301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6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雾化吸入器及其咬嘴
- 下一篇:设施检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