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用于减小互耦合的隔阻箱的天线阵列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36880.8 | 申请日: | 201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B·林德马克;安德斯·延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21/00;H01Q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孙海龙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用于 减小 耦合 隔阻箱 天线 阵列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09年8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275,049号的PCT国际申请(并且要求该临时申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公开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用于减小互耦合的隔阻箱(baffle box)的天线阵列。
背景技术
这个部分提供了不一定是现有技术的、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
互耦合是天线阵列设计中和使用天线阵列的系统中的显著问题。高度互耦合等同于低度隔离,其在雷达和通信系统中是重要的参数。具体来说,可能相对难以保持天线阵列中的共面极化(co-polar)天线端口与交叉极化(cross-polar)天线端口之间的高度隔离。
发明内容
这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总的概要,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公开。
天线阵列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耦接至接地面的至少两个或更多个辐射部件。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辐射部件包括由至少一个壁与第二辐射部件隔开的第一辐射部件,所述至少一个壁在所述第一辐射部件与所述第二辐射部件之间远离所述接地面延伸。所述壁能够减小所述第一辐射部件与所述第二辐射部件之间的互耦合。
可应用性的进一步的范围根据在此提供的描述将变得明显。该概要中的描述的具体的示例仅出于例示的目的,而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所描述的附图仅出于示出所选择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针对所有可能的实现,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底部和四个侧壁的隔阻箱的立体图,该底部具有允许其它部件从下面进入或定位在该隔阻箱内的孔;
图2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放置在图1所示的隔阻箱内部的、采用贴片(patch)形式的辐射部件的立体图,其中,通过两个探针向贴片进行馈送,以使每个探针都激发两个正交极化中的一个;
图3是例示其中具有第一和第二辐射部件(每个都采用由两个探针向贴片进行馈送的形式)的第一和第二隔阻箱具有处于辐射部件之间的共享或公共隔阻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其中,共享或公共隔阻壁帮助减小第一与第二辐射部件之间的互耦合;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使得其可以折叠成隔阻箱或以其它方式形成隔阻箱的图案的材料块的立体图;
图5是例示可以由图4所示的材料块形成的示例性隔阻箱的立体图;
图6例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被隔阻箱包围的两个探针馈送贴片的示例性计算机仿真模型;
图7是例示在大约1.90吉赫兹至2.40吉赫兹的频带上针对图6所示的示例性计算机仿真模型的以分贝为单位的S参数量值的折线图;
图8例示了没有任何隔阻箱的包括处于无限大接地面上的两个探针馈送贴片的计算机仿真模型;
图9是例示在大约1.9吉赫兹至2.40吉赫兹的频带上针对图8所示的没有隔阻箱的示例性计算机仿真模型的以分贝为单位的S参数量值的折线图;
图10是例示具有隔阻箱的16×4天线阵列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1是例示具有隔阻箱的2×4天线阵列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并且
图12是例示具有隔阻箱的4×4天线阵列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对应的标号贯穿附图中的多个图指示对应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辐射部件(例如,贴片等)的天线阵列或系统,其中,屏蔽壁或隔阻壁处于辐射部件之间,以减小互耦合,并由此增加端口至端口隔离。在本文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屏蔽壁或隔阻壁是箱子(在本文也称为隔阻箱)的一部分,其中,箱子放置在与所有辐射部件公用的相对大的接地面上。箱子通常可以为矩形,或者它们可以具有取决于天线阵列的特定配置的任何其它合适的非矩形形状(例如,当从上方观看时为三角形或六边形等)。另外,隔阻箱的壁在不同侧上也可以不同。例如,隔阻箱的壁可以在高度和/或形状方面变化。另外,可以在隔阻壁中设置水平狭缝、垂直狭缝、对角狭缝等狭缝,以改变不同的辐射部件之间的互耦合。可以将一个或更多个壁设置成与接地面倾斜而不与接地面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68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