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注入系统的排气管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36684.0 | 申请日: | 201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F·格雷伯;Y·佩多;让-保罗·布鲁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尔西亚排气系统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20;F01N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孟桂超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注入 系统 排气 管路 | ||
1.一种汽车排气管路(2),包括:
上游(14)和下游(16)两个块体,用于处理在所述排气管路(2)中流动的废气,该上游(14)和下游(16)块体串行设置在所述排气管路(2)中;
注入部分(18;318;418),设置在由所述上游块体(14)界定的上游面(20)和由所述下游块体(16)界定的下游面(22)之间,包括:为废气流设置的从所述上游面(20)延伸到所述下游面(22)的流通通道(24),该通道(24)包括在所述上游面(20)和所述下游面(22)之间具有确定长度的中心线(L1),所述注入部分(18;318;418)包括安装在该注入部分(18;318;418)上并且能够将反应物注入到该注入部分中的反应物注入器(26;436);
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部分(18;318;418)包括至少第一杯体(30;330;430),该第一杯体设置在废气流路径中的所述流通通道(24)内,以使废气喷射流的平均路径比预定长度高至少20%;
所述注入部分(18;318;418)包括第二杯体(28;328;428),该第二杯体设置在所述上游面(20)和所述第一杯体(30;330;430)之间的所述流通通道(24)内;
所述反应物的注入在所述第一杯体(30;330;430)和所述第二杯体(28;328;428)之间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长度大体在40到14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体(30;330)的底部以螺旋形围绕所述注入部分(18;318)的中心线(L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体(30;330)的底部以螺旋形围绕所述注入部分(18;318)的中心线(L1),进行四分之三周的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体(30;330)在所述螺旋形的距所述上游面(20)最远的端部处具有开口(354)。
6.根据权利要求3到5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体(330)在所述螺旋形的距所述上游面(20)最远的端部处具有扰流器(3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器(380)从所述第一杯体(330)的底部朝所述上游面(20)和所述螺旋形的外部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杯体(28;328)以螺旋形围绕所述注入部分(18;318)的中心线(L1)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杯体(28)在所述螺旋形的距所述上游面(20)最远的端部处具有开口(29)。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杯体(328)在所述螺旋形的最靠近所述上游面(20)的端部处具有开口(329)。
11.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杯体(28、30;328、330)在其两者之间界定了螺旋形的管道,该螺旋形的管道从所述第二杯体(28;328)的所述开口(29;329)起始,通向所述第一杯体(30;330)的所述开口(354),伸展至少180°,优选地,伸展275°,并具有大体上大于2300mm2的平直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体(430)包括:环形壁,该环形壁具有朝所述上游面(20)突出的中央区域(462)和朝向所述上游面(20)、环绕所述突出的中央区域(462)的中空外围区域(464);开口(472),该开口(472)形成在所述突出的中央区域(462)和所述中空外围区域(464)之间的第一杯体(430)的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尔西亚排气系统公司,未经富尔西亚排气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66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