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座椅相关联的锁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6632.3 | 申请日: | 201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0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斯坦尼斯劳·安德烈·维科劳斯基;克日什托夫·弗罗布莱夫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0 | 分类号: | B60N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冬梅;郑霞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相关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9年8月21日提交的第61/235,778号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与座椅相关联的锁止系统(latching system)。
概述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锁止系统。该锁止系统可包括构造为与撞针(striker)相接合的锁止臂,以及具有第一部分的偏置构件。当该第一部分与锁止臂脱离时,该锁止臂从未锁止位置移动至锁止位置。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与座椅相关联的锁止系统。该锁止系统可包括具有开口的外壳、锁止臂和偏置构件。该锁止臂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开口中,并构造为在未锁止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移动。该偏置构件具有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与锁止臂相接合,以将该锁止臂保持在未锁止位置上。当第一部分与锁止臂脱离时,该偏置构件可向锁止位置偏置该锁止臂。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与座椅相关联的锁止系统。该锁止系统可包括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具有外壳、锁止臂和偏置构件。该锁止臂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外壳上,并构造为在锁止位置和未锁止位置之间移动。该偏置构件具有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与锁止臂相接合,以将该锁止臂保持在未锁止位置。当第一部分与锁止臂脱离时,偏置构件将该锁止臂偏置到未锁止位置。
附图简述
图1是示例性座椅组件的侧视图。
图2是锁止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该锁止系统具有设置在未锁止状态下的撞针组件以及锁止组件。
图3是图2的锁止组件的分解图,以及撞针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是锁止系统的侧面剖视图,其中示出了在未锁止状态下的锁止组件。
图5是锁止系统的侧面剖视图,其中示出了在锁止状态下的锁止组件。
图6是在锁止状态下的撞针组件和锁止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7是图6的撞针组件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锁止组件处于未锁止状态下。
图8是撞针组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9是撞针组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详述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详细实施方式将在这里公开;然而,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本发明还可以多种和可替换的形式实施。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以被放大或缩小,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而仅仅是用于教授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使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参照图1和2,示出了示例性的座椅组件10。该座椅组件10可被构造为用于在交通工具中使用,例如像汽车或卡车的机动交通工具(motor vehicle),或者用于非汽车的应用。
该座椅组件10可包括座椅底部12以及座椅靠背14。该座椅底部12可被构造为安装在支撑表面上,例如交通工具的底盘上。该座椅靠背14可枢转地设置在座椅底部12上。
锁止系统20可与座椅组件10相关联。该锁止系统20可包括锁止组件22以及撞针组件24。该锁止组件22可被构造为与撞针组件24相接合以限制座椅靠背14的移动,还可与撞针组件24相脱离以允许座椅靠背14的移动。该锁止组件22可被设置在座椅靠背14上,且撞针组件24可被固定地设置在安装表面26上,例如交通工具本体,或反之亦然。
参照图2-4,更详细地示出了锁止组件22。该锁止组件22可包括外壳30、锁止臂32、框体(bezel)34、偏置构件36、第一销钉38、第二销钉40和第三销钉42。
该外壳30可被构造为接收锁止组件22的部件,并促进锁止组件22的安装。该外壳30可由任何适合的材料制成,诸如金属,比如钢。
该外壳30可大致成U型,且可具有第一壁50、第二壁52和第三壁54。该第一壁50和第二壁52可彼此分开。该第三壁54可从第一壁50延伸到第二壁52。这样,该第一、第二和第三壁50、52、54可配合以至少部分地在其间限定开口56。
可提供一个或多个凸缘58,该一个或多个凸缘58从第一和第二壁50、52的端部延伸,以促进锁止组件22的安装。凸缘58可通过延伸穿过凸缘中的孔的紧固件与另一部件相耦合,如座椅靠背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通过焊接等等。
第一和第二壁50、52可分别包括撞针开口60,撞针开口60适于接收撞针组件24。在第一和第二壁50、52中的撞针开口60可彼此对准,并可具有相似的结构。另外,该撞针开口60可向第三壁54延伸并与其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尔公司,未经李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6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