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4963.3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2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斎藤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B41F3/20 | 分类号: | B41F3/20;B41F3/36;B41F17/14;H05K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卢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利用印刷在基板上形成电极图案的情况那样,在印刷对象上以高印刷精度印刷微细的印刷图案用的胶印(offset printing)装置。
本申请基于2009年6月9日在日本提出的专利申请特愿2009-138698号主张优先权,在这里援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印刷技术之一有胶印。在使用凹版的胶印中,从上了墨液的凹版将墨液暂时转印(接受)到转动的橡皮辊筒(blanket roll)后,进行从橡皮辊筒将墨液向印刷对象的再转印(印刷)。借助于此,能够在印刷对象的表面上再现性良好地印刷上述凹版的印刷图案。
近年来,作为将液晶显示器等的电极图案(导电图案)形成于基板的方法,取代利用金属蒸镀膜的蚀刻等技术进行的微细加工,提出了将导电膏作为印刷墨液使用的印刷技术,例如,采用凹版胶印技术,在作为印刷对象的基板上印刷形成电极图案的方法(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在基板上形成液晶显示器等的电极图案的情况下,有时候要求10μm左右的微细的电极宽度。而且,在基板上将多个电极图案重叠形成的情况下,不使用印版而进行电极图案的重叠印刷。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印刷位置有偏差,电极图案就会崩溃,因此虽然要求的精度会因对象而或多或少不同,但是电极宽度为10μm左右那样的微细电极图案的情况下,需要重叠偏差抑制于数μm那样的非常高的位置精度。
但是,作为在印刷对象上以高印刷精度进行胶印用的胶印装置,采用作为印版使用与印刷对象同样的平板状的印版的平板印刷装置。
再者,作为用于在进行胶印时减小橡皮辊筒与印版和印刷对象之间的位置误差以谋求提高印刷精度的方法之一,提出有图4所示的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中,在支持载置平坦的印版1的印版平台(未图示)的印版台车(印版台)2、以及支持载置作为印刷对象(被印刷物)的玻璃基板3的印刷平台(未图示)的印刷台车(印刷对象台)4的下侧,设置滑块5和6。滑块5和6分别具有相同的尺寸,以相同的配置紧固于印版台车2以及印刷台车4的下部。印版台车2与印刷台车4被设置为在同一轨道(导轨)7上分别借助于滑块5和6移动(往复运动)。而且跨越轨道7地设置橡皮滚筒(橡皮辊筒)8。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即使是在橡皮滚筒8的正下方轨道7的平直度(也称为直线性,下同)低,在该位置上印版台车2及印刷台车4的姿势发生倾斜,台车2与4两者也为相同的倾斜。从而,印版1与玻璃基板3的姿势误差得到抑制,印版1与橡皮滚筒8之间的转印(树脂转移)与从橡皮滚筒8到玻璃基板3的再转印(图样转印)在同一位置进行,因此能够提高印刷精度(参照例如专利文献3)。
又,专利文献4公开了图5及图6所示的树脂涂布基板制造装置。该树脂涂布基板制造装置中,在固定框架9的两侧部,分别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导轨10,各导轨10上可滑动地安装左右一对的滑块11。在一对滑块11上,分别安装旋转自如地支持转印滚筒13的左右的旋转轴的左右一对的可动框架12,以便能够随着沿着各导轨10的各滑块1l的移动,与左右的可动框架12一起,使转印滚筒13相对于固定框架9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从在固定框架9上固定的未图示的凸版,通过转印滚筒13,对支持于固定框架9上的作为未图示的印刷对象的基板,进行凸版反转印刷,制造树脂涂布基板。又,在固定框架9的两侧部,分别利用使得直线性变高而进行的磨削加工,设置在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支持导轨10用的成对的水平面14和成对的垂直面15。利用作为水平面按压手段的多个固定螺栓16及作为垂直面按压手段的楔形固定板17及其固定螺栓18,将左右一对的导轨10以各自抵接的状态分别组装并固定于固定框架9的左右设置的水平面14及垂直面15。借助于此,减少各导轨10的直线性、平行性的混乱(参照例如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975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9044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2936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108012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49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摄像装置和相机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GaN材料外延产业化的托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