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弧菌属细菌产生L-赖氨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4564.7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1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井之上一平;安枝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味之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P13/08 | 分类号: | C12P13/08;C12N1/21;C12N15/09;C12R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弧菌 细菌 产生 赖氨酸 方法 | ||
1.一种产生L-赖氨酸的方法,其包括在培养基中培养具有L-赖氨酸生产能力的弧菌属(Vibrio)细菌,以在该培养基中或细菌细胞内产生并蓄积L-赖氨酸,并从该培养基或细胞收集L-赖氨酸,其中所述弧菌属细菌经过修饰而减少了由fucO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活性。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蛋白的活性是通过向fucO基因的编码区和/或该基因的表达调控区中导入突变而减少的。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破坏了染色体上的fucO基因。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蛋白是如下述(A)或(B)所限定的蛋白:
(A)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
(B)具有在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包含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插入或添加而得到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在细菌中活性减少时可改善L-赖氨酸生产能力的蛋白。
5.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fucO基因是如下述(a)或(b)所限定的DNA:
(a)包含SEQ ID NO:1的核苷酸序列的DNA,
(b)与SEQ ID NO:1的核苷酸序列或能够从该核苷酸序列制备的探针在严格条件下杂交,并编码在细菌中活性减少时可改善L-赖氨酸生产能力的蛋白的DNA。
6.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选自下组的酶的活性得到增强:二氢吡啶二羧酸合酶、天冬氨酸激酶、二氢吡啶二羧酸还原酶和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
7.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弧菌属细菌是需钠弧菌(Vibrio natriegens)。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培养基含有甘油作为碳源。
9.一种弧菌属细菌,其具有L-赖氨酸生产能力,并经过修饰而减少了由fucO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活性。
10.权利要求9的弧菌属细菌,其为需钠弧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味之素株式会社,未经味之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45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