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架组装体及浮法平板玻璃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3757.0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1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伴信之;伊贺元一;浜岛和雄;平原康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18/02 | 分类号: | C03B1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架 组装 平板玻璃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架组装体,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在浮法平板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锡槽顶部中悬吊形成顶板面的耐火砖的吊架组装体。
背景技术
作为制造平板玻璃的一个方法,已知有浮法。该浮法通过(1)在被称为浮法锡槽的收容有熔融锡的浴槽内导入熔融锡、(2)在熔融锡上将熔融玻璃从上游朝下游连续地搬运、(3)一边使该熔融玻璃冷却一边将其从浮法锡槽中排出,从而制造出平板玻璃。
通常,在浮法锡槽的上部设置有被称为浮法锡槽顶部的顶板部分。该浮法锡槽顶部的下表面(即与浮法锡槽相对的一侧)由与多个吊架卡合的耐火砖构成,即浮法锡槽顶部为悬吊结构。另外,吊架被为吊起该吊架而设置于该吊架上部的钢材支承。
提出了使用碳化硅或氮化硅作为构成这种吊架的构件的材料(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发明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2396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这种吊架例如构成为使用多个构件的吊架组装体。例如,吊架组装体是利用卡合销使支承构件与该支承构件下侧的被支承构件卡合而构成的。支承构件由因科镍合金这样的镍基合金等构成。另外,被支承构件及卡合销由碳化硅或氮化硅构成。吊架组装体的支承构件需支承被支承构件,此外,还需支承耐火砖,使用时在高温下负载高应力。
然而,近年来,在液晶面板等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由被称为无碱玻璃组成的平板玻璃的需求扩大。在这种平板玻璃中,高熔点的平板玻璃较多,制造这种平板玻璃时所使用的浮法锡槽的表面温度具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另外,藉此,吊架组装体所处的温度也具有上升的趋势。
因此,吊架组装体、尤其是支承构件所处的环境会逐渐变得严酷,由此,支承构件损伤、破损的危险性也会逐渐升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长期稳定使用的吊架组装体。另外,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这种吊架组装体的浮法平板玻璃制造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吊架组装体,其用于在浮法平板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锡槽顶部中悬吊形成顶板面的耐火砖,其特征是,该吊架组装体由支承构件、被支承构件及使该支承构件与被支承构件卡定的销构成,上述支承构件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沿着延伸方向P延伸;端部,该端部由具有通孔的两个凸部构成,各通孔设置成当将一个销插入一个凸部的通孔中时,该销能穿过另一个凸部的通孔;以及连结部,该连结部将上述延伸部与端部连接,上述连结部以随着从与上述延伸部的边界朝向与上述端部的边界其至少一部分的尺寸变大的方式形成锥状。
另外,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浮法平板玻璃制造装置,其包括:浮法锡槽,在该浮法锡槽的内部收容有熔融锡;以及浮法锡槽顶部,该浮法锡槽顶部具有通过使耐火砖与吊架组装体卡合而形成的顶板面,其特征是,上述吊架组装体由具有上述特征的吊架组装体构成。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提供一种能长期稳定地使用且适用于悬吊浮法平板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锡槽装置的浮法锡槽顶部的耐火砖的吊架组装体。另外,还能提供一种通过使用这种吊架组装体从而能进行长时间稳定的浮法平板玻璃的操作的浮法平板玻璃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浮法平板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锡槽装置的一例的横剖视图。
图2是吊架组装体的示意剖视图的一例。
图3是现有吊架组装体的支承构件的概略形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吊架组装体的支承构件的概略形状的示意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支承构件的连结部的锥形状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支承构件的连结部的锥形状的另一例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吊架组装体的支承构件的另一形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吊架组装体的支承构件的又一形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吊架组装体的支承构件的又一形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对一般的浮法平板玻璃制造装置及吊架组装体简单地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现有通常的浮法平板玻璃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横剖视图。另外,图2是在图1的浮法平板玻璃制造装置中使用的吊架组装体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37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