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体缓冲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33382.8 | 申请日: | 201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4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武马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F9/30 | 分类号: | F16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体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体缓冲器,该胶体缓冲器构成为包含由具有细孔的多孔体和液体混合而成的胶体溶液,能够利用基于液体相对于该多孔体的细孔的流入流出的作用来使从外部施加的能量散逸。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胶体缓冲器是使用了由疏水化多孔硅胶等多孔体与液体混合而成的胶体溶液的胶体缓冲器,该胶体缓冲器构成为:在胶体溶液中,使液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多孔体所具有的细孔反复地流入、流出,由此来使从外部施加的能量散逸。该胶体缓冲器例如具有能量的散逸量为取决于振幅的大小等以往的液压式缓冲器所不具有的特征,可期待在各种领域的应用。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29501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3092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胶体缓冲器尚处于开发过程中,尚存很多改进的余地。因此,考虑通过实施各种改进来提高该胶体缓冲器的实用性。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实用性高的胶体缓冲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胶体缓冲器具备:(I)缸体装置,该缸体装置构成为包括壳体和活塞,上述壳体连结于相对动作的两个物体中的一方,上述活塞连结于相对动作的两个物体中的另一方,且能够在壳体内滑动,(II)胶体溶液密封体,该胶体溶液密封体被收纳在由上述壳体和活塞形成的腔室内,且构成为包括:(A)由具有多个细孔的多孔体和第一工作液混合而成的胶体溶液;以及(B)密封容器,该密封容器以填充有上述胶体溶液的状态对该胶体溶液进行密封,且具有挠性,上述胶体溶液密封体形成为,当施加于自身的压力增加的情况下,第一工作液流入多孔体的细孔,胶体溶液密封体的体积减少,当施加于自身的压力降低的情况下,第一工作液从多孔体的细孔流出,胶体溶液密封体的体积增加;以及(III)第二工作液,该第二工作液与上述胶体溶液密封体一起被填充在腔室内,当相对动作的两个物体相对动作之际,通过第一工作液相对于多孔体的细孔的流入、流出,来使两个物体的相对动作衰减。
对于本发明的胶体缓冲器,由于胶体溶液被密封在容器内,因此能够防止多孔体与缸体装置的壳体或活塞摩擦。因而,本发明的胶体缓冲器的耐久性优异,因此实用性高。
以下,举例示出几个在本发明中认为能够要求专利保护的发明(以下,有时称作“要求保护的发明”)的实施方式,并对其进行说明。各实施方式与权利要求同样被分成各项,并对各项赋予编号,根据需要以引用其他项的编号的形式记载。这只不过是为了容易理解要求保护的发明,并非意图将构成上述发明的构成要素的组合限定于以下各项所记载的组合。即,要求保护的发明应当斟酌附随于各项的记载、实施例的记载等进行解释,在基于该解释的限制中,对各项的实施方式进一步附加了其他的构成要素的方式、以及从各项的实施方式删除了某些构成要素的方式也能够作为要求保护的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另外,下述(1)项并非表示要求保护的发明,而是表示作为要求保护的发明的前提的结构的项,引用(1)项的此后的各项相当于要求保护的发明。在形成为各种方式的要求保护的发明中,将(1)项、(11)项、(12)项组合在一起后的技术方案(另外,(31)项与此相当)相当于技术方案1,对该技术方案1附加了(13)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2,对技术方案2附加了(2)项以及(20)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3,对技术方案1~3中的任一项附加了(14)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4,对技术方案4附加了(15)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5),对技术方案1~5中的任一项附加了(16)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6,对技术方案6附加了(17)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7,对技术方案1~7中的任一项附加了(18)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8,对技术方案8附加了(19)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9,对技术方案1~9中的任一项附加了(21)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10,对技术方案10附加了(22)项以及(23)项的发明特定事项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11,对技术方案1~11中的任一项附加了(25)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12,对技术方案1~12中的任一项附加了(27)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13,对技术方案1~13中的任一项附加了(4)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14,对技术方案14附加了(25)项以及(26)项的发明特定事项后的技术方案相当于技术方案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33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框合拢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过光路遮挡方式获得图像附加深度相关信息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