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类纳米颗粒、含有该金属类纳米颗粒的分散液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2464.0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0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川崎三津夫;和田仁;杉本将之;梶田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F9/00 | 分类号: | B22F9/00;C09D11/00;B22F9/30;B22F1/00;B22F9/20;H01B1/2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纳米 颗粒 含有 分散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
其是通过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下加热含有金属化合物的粉末和溶剂的悬浊液而得到的,即使没有凝集抑制物质也能够保持高的分散稳定性。
2.一种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
其是通过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下加热在含有金属化合物的粉末和溶剂的悬浊液中进一步含有与该金属化合物相同金属种类的金属类纳米颗粒的悬浊液而得到的,即使没有凝集抑制物质也能够保持高的分散稳定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类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0nm以下,粒径分布大致为高斯分布,并且颗粒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单晶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
其为高浓度的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所述金属类纳米颗粒的浓度被浓缩至20质量%以上,并且具有来自所述金属类纳米颗粒的特定的等离激元吸收带。
5.一种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下加热含有金属化合物粉末和溶剂的悬浊液。
6.一种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以包含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的金属类纳米颗粒作为种颗粒并分散在溶剂中的分散液与包含和所述种颗粒同种的金属的金属化合物粉末混合的工序;和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下加热由该工序得到的混合物的工序。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的温度和所述溶剂的沸点均为100℃以上。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为γ-丁内酯、二丙酮醇、环己酮、其他的酮类或羰基化合物、或者十四烷和其他的高沸点烷烃类。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次重复以下工序:将在所述溶剂中以包含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的金属类纳米颗粒作为种颗粒并使其分散的分散液与包含和所述种颗粒同种的金属的金属化合物粉末混合的工序;和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下加热由该工序得到的混合物的工序。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种颗粒的制造方法包括使纯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的微粉末悬浊在溶剂中,对该悬浊液照射激光的工序。
11.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还包括置换为与制造工序不同的溶剂的工序。
12.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最终工序中通过蒸发溶剂而提高金属类纳米颗粒的浓度的工序。
13.一种导体形成用墨水,其特征在于:
以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类纳米颗粒分散液为主成分。
14.一种成膜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体形成用墨水,通过喷墨法、旋涂法、凸版印刷法、凹版印刷法或丝网印刷法形成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24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