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光元件、外延衬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1731.2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善积祐介;盐谷阳平;秋田胜史;上野昌纪;京野孝史;中村孝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S5/343 | 分类号: | H01S5/343;H01L21/2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ii 氮化物 半导体 元件 外延 衬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光元件、及用于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光元件的外延衬底。
背景技术
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硅衬底上均匀地生长(1-101)面GaN的技术方案。该GaN生长在条纹状GaN的聚结物上,该聚结物隔着AlN中间层以选择有机金属气相生长法生长在7度偏离的(001)面硅衬底上。制作3种样品(A)、(B)、(C)。样品(A)包含生长在LT-AlN中间层上的GaN。样品(B)包含30nm的Al0.1Ga0.9N上层。样品(C)包含无LT-AlN中间层而生长的GaN。进行3种样品(A)、(B)、(C)的霍尔测量。样品(A)显示出p型导电性,样品(B)显示出n型导电性。样品(C)的导电性在低温至高温的3个温度区域(80K以下、80K~200K、200K以上)中分别显示出n型、p型及n型导电性。在非专利文献1中有如下记载:样品(A)及(B)包含GaN/AlN/Si异质结,且推测异质结中的传导是样品(A)及(B)中的主要传导性。
在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硅衬底上均匀地生长(1-101)面GaN的技术方案。该GaN生长在条纹状GaN的聚结物上,该聚结物隔着AlN中间层以选择有机金属气相生长法生长在7度偏离的(001)面硅衬底上。在(1-101)面GaN中添加有镁。为了添加镁而使用了掺杂剂气体EtCp2Mg。在掺杂剂气体/镓原料的摩尔比(EtCp2Mg/TMG)小于2×10-3的添加区域中,随着掺杂剂气体的添加量增加,GaN膜中的空穴浓度下降。另一方面,在摩尔比超过2×10-3的添加区域中,随着掺杂剂气体的添加量增加,空穴浓度增加,在1×1018cm-3左右达到饱和。c面GaN的生长中,在摩尔比小于2×10-3的添加区域中生长的GaN显示出n型导电性,而在摩尔比超过2×10-3的添加区域中则显示出p型导电性。在非专利文献2中,对于该现象,是通过(1-101)面GaN包含氮面、而c面GaN包含Ga面的情况来加以说明的。
在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硅衬底上均匀地生长(1-101)面及(11-22)面GaN的技术方案。使用掺杂剂气体C2H2,在GaN的生长中添加碳。向(11-22)面GaN中添加碳可赋予与向(1-101)面GaN中添加碳不同的效果。
非专利文献1~3的部分作者是相同的。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提高碳浓度来增加GaN膜的电阻的技术方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27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Hikosaka et al.,Applied Physics Letters Vol.84,No.23,(2004),pp.4717-4719。
非专利文献2:Nobuhiro Sawaki et al.,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98,2007,pp.207-210。
非专利文献3:Nobuhiro Sawaki et al.,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311,2009,pp.2867-2874。
发明内容
如非专利文献1~3所述,在隔着AlN中间层以选择有机金属气相生长法生长于7度偏离的(001)面硅衬底上的条纹状GaN的聚结物中,除了含有异质结以外,GaN中以高密度含有穿透位错的可能性也很高。因此,非专利文献1~3中所记载的GaN聚结物的结晶学结构导致其导电性较为复杂。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向GaN膜中添加碳而实现高电阻。如非专利文献1~3及专利文献1所示,氮化镓基半导体中碳的行为较为复杂。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在氮化镓基半导体中,可将碳作为p型掺杂剂而稳定地加以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低电阻化的p型氮化镓基半导体层的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光元件,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该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光元件的外延衬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1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