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装置的冷却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30455.8 | 申请日: | 201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3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九;金贤民;朴珍奭;金仁镕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电力技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21C7/12 | 分类号: | G21C7/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核反应堆 控制棒 驱动 装置 冷却 单元 | ||
1.一种冷却线圈组件的冷却单元,线圈组件产生用于驱动核反应堆控制棒的电磁力,冷却单元包括:
线圈,其围绕核反应堆控制棒的驱动轴以便产生电磁力;
线圈外壳,其围绕线圈以便封闭线圈;
冷却罩壳,其在冷却罩壳和线圈外壳之间形成冷却流路径,由此用于冷却线圈中产生的热量的冷却流体行进经过冷却流路径;及
多个冷却散热片,冷却散热片在径向上设置在冷却流路径上以便允许热量在线圈和流经冷却流路径的冷却流体之间有效地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冷却单元,其中多个冷却散热片与线圈外壳以多个冷却散热片从线圈外壳的外表面延伸的方式一体形成,并且多个冷却散热片以冷却散热片的尖端接触冷却罩壳的内表面的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冷却单元,其中线圈外壳是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中空管,
其中配线通道形成在线圈外壳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其中配线通道沿着线圈外壳的中心轴线延伸,并且是供应电力到线圈的引线穿过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冷却单元,其中冷却罩壳从线圈外壳分开预定距离,并具有多边形中空管形状。
5.一种用于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装置的线圈组件的冷却单元,线圈组件产生用于驱动核反应堆控制棒的电磁力,冷却单元包括:
多个线圈外壳,线圈外壳围绕多个线圈以便分别封闭多个线圈,并且以多个线圈外壳的外表面彼此分开的方式设置;
冷却罩壳,其具有用于容纳多个线圈外壳的空间,并在冷却罩壳的内表面、多个线圈外壳的外表面及相邻的线圈外壳之间的空间中形成冷却流路径,其中冷却流路径用于冷却流体和多个线圈外壳之间的热交换;及
多个冷却散热片,冷却散热片分别从多个线圈外壳朝向冷却流路径突出,以便增大冷却流体和多个线圈外壳之间的热交换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电力技术株式会社,未经韩国电力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04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