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成用于地下矿的竖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9789.3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2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基·林恩·韦布;莫里斯·詹姆斯·梅德;瑞安·乔治·高夫;约翰·尼古拉斯·德拉贝尔涅;安迪·罗伯特·费恩;弗雷德里克·克里斯托弗·德拉比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技术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03 | 分类号: | E21D1/0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沈同全;车文 |
地址: | 澳大利亚维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用于 地下 竖井 | ||
1.一种在用于地下矿的矿井的形成期间从所述矿井移除挖掘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大致连续的基础上将挖掘材料从竖井的挖掘区域向上输送到所述挖掘区域上方的转移站;
将输送的挖掘材料堆积到位于所述转移站处的至少一个储料仓中;
将挖掘材料从所述储料仓间歇地排出到能够沿着所述竖井内的吊斗引导件上下移动的吊斗中,以将挖掘材料的不连续的装料堆积到所述吊斗中;
将所述吊斗通过所述竖井向上提升到地面区域;
将来自所述吊斗的所述挖掘材料的装料在所述表面区域处排出,并且将所述吊斗降低返回到所述转移站以从所述储料仓接收挖掘材料的另外的不连续的装料;和
当挖掘进行时,在所述竖井内周期地向下移动所述转移站和储料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储料仓是所述转移站处的多个这种储料仓之一,并且所述吊斗是通过孔被降低和提升以从所述储料仓接收和输送材料的类似的多个吊斗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存在所述转移站处的一对储料仓,并且存在一对吊斗,所述一对吊斗能够顺序地沿着相邻路径在所述竖井内上下移动,以接收挖掘材料的装料并且将那些装料输送到所述地面区域以在所述地面区域处排出然后向下返回到所述转移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吊斗通过沿着所述竖井内的竖直引导件移动而被约束至所述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吊斗被相应的吊斗引导件约束成沿着设置在所述竖井的侧段内的路径移动,所述侧段具有小于所述竖井的横截面面积的50%的横截面面积。
6.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挖掘材料通过与所述转移站相关联的传送机输送到所述转移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机具有能够竖直移动的下端,当挖掘进行时,在移动所述转移站之前,所述下端向下移动有限的距离。
8.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移站的周期性移动响应于竖井衬里延伸部在所述转移站下面的安装。
9.一种形成用于地下矿的矿井的方法,包括:
挖掘泥土以形成从地面区域向下延伸的孔;和
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从竖井移除挖掘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泥土的挖掘由钻土机执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钻土机包括旋转切削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转切削头具有一系列的刀具元件,所述刀具元件围绕水平轴线旋转以从所述泥土挖掘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削头围绕竖直轴线旋转从而钻出大致柱形的孔。
14.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所述转移站下面安装连续的衬里延伸部和吊斗引导件延伸部以在吊斗沿着所述延伸部向下移动之前延伸所述衬里和用于所述衬里延伸部或每个衬里延伸部的所述吊斗引导件,利用含有用于所述吊斗或每个吊斗的引导件的竖井衬里为所述孔逐渐地加衬。
15.一种用于在竖井的形成期间从矿井移除挖掘材料的设备,包括:
传送机,所述传送机用于将挖掘材料从挖掘区域向上输送到转移站;
至少一个储料仓,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转移站处以从所述传送机的上部接收挖掘材料;和
吊斗,所述吊斗能够在所述竖井内的吊斗引导件上间歇地上下移动,以从所述转移站处的所述储料仓接收挖掘材料的不连续的装料,并且将该材料输送到地面区域以在表面区域处排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储料仓是所述转移站处的多个这种储料仓之一,并且所述吊斗是类似的多个吊斗之一,所述吊斗能够沿着相邻路径在所述竖井内向上移动,以依次地从相应的储料仓接收挖掘材料并将该材料输送到所述表面区域以在所述表面区域处排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存在一对储料仓和一对所述吊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技术资源有限公司,未经技术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97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尼装置
- 下一篇:生产可纺丝且可染色聚酯纤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