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29649.6 | 申请日: | 201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4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智洋;长谷川广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58 | 分类号: | H01R13/5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机动车上安装有各种电子仪器。线束被用于互连这些电子仪器。线束包括大量电线和大量分别与这些电线端部连接的连接器。
图6是传统连接器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连接器201包括连接到电线4的端部的接线端202,以及被布置用于收纳接线端202的外壳203。以圆形的横截面成型的电线4包括导电芯线41和包覆芯线41的绝缘套42。接线端202通过挤压薄金属板而形成。接线端202包括:与匹配连接器11的匹配接线端12电连接的电连接部221;通过一对压接件222a与电线4的芯线41连接的线连接部222,所述一对压接件222a将于线连接部222电连接;以及通过一对固定到电线4的绝缘套42的固定件223a而与绝缘套42连接的电线固定部223。
对于这样的连接器201,当从外壳203拉出的电线4在与连接器201的插入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被接线时,电线4不以直角弯曲,而是以弧形弯曲,如图6所示。因此,需要对于高度H2来说足够大的安装空间。
图7是另一种传统连接器的剖视图。图8是图7的连接器的接线端的展开图。如图7所示,连接器301包括连接到电线4的端部的接线端302以及被布置用于收纳接线端302的外壳303。接线端302通过挤压薄金属板而形成。接线端302包括:与匹配连接器11的匹配接线端12电连接的电连接部321;通过一对压接件322a而固定到电线4的芯线41并与之电连接的线连接部322;通过一对固定到绝缘套42的固定件323a而固定到电线4的绝缘套42的电线固定部323;以及位于电连接部321和线连接部322之间并被布置为以直角弯曲的弯曲部324。
对于这样的连接器301,电线被以与连接器301的匹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从外壳303中拉出。由于连接器301被布置从而不使电线4弯曲而是使接线端302的弯曲部324弯曲,所以与附接连接器201所需的安装空间H2相比,沿高度方向的安装空间可以更小。
然而,尽管与上述连接器201的安装空间相比,上述连接器301可以轻微地减小高度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但是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即,如图8所示,由于有上述弯曲部324,构成接线端302的金属板的纵向尺寸L3,也就是沿着匹配接线端12的匹配方向的尺寸,比构成连接器201的接线端202的金属板的纵向尺寸更大。因此,接线端302的成本增加了。此外,由于近来金属成本增长,期望一种具有由更少量金属形成的接线端的连接器。另外,图8中的虚线指示构成接线端302的金属板的折叠线。
这种具有由更少量金属形成的接线端的连接器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2008-258103的中被披露。该连接器包括接线端,该接线端具有与匹配接线端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以及被固定到电线的芯线并与电线的芯线电连接的线连接部。该连接器的一部分通过合成树脂模制而被形成为模制树脂层,该部分包括线连接部以及电线的绝缘套的端部。这种连接器不需要在接线端202、302处设置电线固定部223、323,也就是那对固定件223a、323a,因为接线端和电线通过模制树脂层固定在一起。因此,这种接线端所使用的金属量得以减少。
然而,尽管现有技术的上述连接器可以减少接线端使用的金属量并且可以降低接线端自身的成本,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连接器需要专门的设备来形成上述模制树脂层。因此,仍然存在增加加工成本的问题。
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上述连接器201、301还存在一个问题。即,施加到电线4上的外力容易被传递到电连接部221、321,导致电连接部和匹配接线端12之间的连接故障。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尺寸、低成本的连接器,其可以防止施加到电线的外力传递到电连接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到电线的端部的接线端;以及收纳接线端的外壳,其中接线端包括:与匹配接线端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以及与电线的芯线电连接的线连接部,并且其中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其被布置成用于收纳电线的端部以及连接到该电线的所述端部的接线端;以及盖体,其被安装到外壳主体上,以便将电线夹在盖体和外壳主体之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是上述的连接器,其中外壳主体和盖体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多个肋,所述多个肋被布置成沿电线的径向延伸,并被布置成抵接在电线的绝缘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96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