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动机的定子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8338.8 | 申请日: | 2010-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冈启一郎;秋田裕之;荒井利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H02K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动机 定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动机的定子构造。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中,槽绝缘通过在槽内沿槽形状配置绝缘膜并在此基础上缠绕线圈来使齿(teeth)和线圈电绝缘,另外,相间绝缘通过将绝缘膜插入·夹设于缠绕于邻接的齿的绕线线圈间来实现电绝缘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09016(段落号[0007]、[0008]、图1等)
近年来,电动机的高效率化竞争激烈化。作为有助于高效率化的方法之一,期望如下技术:以提高线圈的占空系数为目的,将由树脂成形品形成的绝缘体替换成绝缘膜。
上述以往的电动机定子具有槽绝缘和相间绝缘,以实现线圈、铁心的绝缘,其中,槽绝缘沿槽内配置绝缘膜来谋求齿和线圈的绝缘,相间绝缘在线圈缠绕后插入绕线线圈间来谋求邻接的绕线线圈间的绝缘。但是,在槽绝缘和相间绝缘为膜状的绝缘体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其操作和位置固定,例如在电动机运转中存在绝缘膜从槽开口部露出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为了提高占空系数而将线圈缠绕到槽开口部附近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变得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可靠地固定绝缘膜、防止绝缘膜从槽露出的定子。
本发明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通过将多个分裂铁芯配置成环状而构成,上述分裂铁芯由如下部分构成,即:沿周向延伸的后轭(back yoke)部、自后轭部的中央部向中心方向突出的齿部、和位于齿部的顶端的齿顶端部。并且,该旋转电动机的定子包括:一对绝缘子(insulator),其配置于分裂铁芯的轴向两端面;绝缘膜,其安装于齿部两侧面,使缠绕于齿部的线圈和分裂铁芯绝缘。绝缘子包括:突出部,其比齿顶端部向周向突出;狭缝(slit),其设于突出部的齿顶端部轴向端面侧,供绝缘膜插入;肋,其形成于突出部周向端面侧。插入狭缝的绝缘膜以夹着肋的方式向后轭部侧折回,并夹在邻接的肋间而被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插入狭缝的绝缘膜以夹着肋的方式向后轭部侧折回,并夹在邻接的绝缘子的突出部间而被固定,因此能够可靠地定位、固定绝缘膜。另外,通过将绝缘膜固定,能够防止绝缘膜自齿顶端的槽开口部向内周侧露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分裂铁芯和绝缘子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1中的一部分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在分裂铁芯安装了绝缘子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2中的一部分放大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例的肋的立体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例的肋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的装配工序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的装配工序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的装配工序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的装配工序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的装配工序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的装配工序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1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绝缘膜的其他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分裂铁芯及绝缘膜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子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17中的一部分放大图,是用于说明绝缘膜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其他例的绝缘膜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其他例的分裂铁芯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动机的定子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分裂铁芯和绝缘子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中的一部分放大图,图5是在分裂铁芯上安装了绝缘子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图2中的一部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8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