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履带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8110.9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3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谷本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C08L21/00 | 分类号: | C08L21/00;B62D55/24;C08K3/06;C08K3/10;C08K5/47;C07D27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履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履带,所述橡胶履带使用包括特定含次磺酰胺的硫化促进剂的具有优良粘合耐久性的橡胶组合物作为处理橡胶。
背景技术
目前,橡胶履带为用于农业和建筑等用机械的行走部。此类橡胶履带需要耐受严苛的使用环境的强度,因此,采用具有涂布有处理橡胶的金属补强材料例如钢丝帘线的复合材料(橡胶-金属补强材料),以通过此类金属补强材料增加橡胶的补强和耐久性。
为了生产这些橡胶-金属补强材料,当将橡胶和金属彼此粘合时,已知同时结合橡胶与金属和橡胶与橡胶的方法,即,直接硫化粘合法。在该情况下,当同时进行橡胶的硫化和橡胶与金属的结合时,认为使用向硫化反应提供迟效性的含次磺酰胺的硫化促进剂是有效的。商购可得的含次磺酰胺的硫化促进剂包括,例如,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下文中缩写为“DCBS”)。此外,当需要迟效性时,还将硫化延迟剂例如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下文中缩写为“CTP”)与含次磺酰胺的硫化促进剂组合。另外,已知除了上述DCBS之外的含次磺酰胺的硫化促进剂,例如由特定式表示的双亚磺酰胺(bissulfenamide)(参照专利文献1)和源自天然油脂的含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硫化促进剂(参照专利文献2)。
尽管如此,天然橡胶仍频繁地用作在用于橡胶履带的处理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的橡胶组分的主要部分。在上述情况中,含次磺酰胺的硫化促进剂例如DCB S具有使硫化速度极度变慢的高可能性,因此,优选使用含次磺酰胺的硫化促进剂例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下文中缩写为“CBS”)和N-叔丁基苯并噻唑-2-次磺酰胺(下文中缩写为“TBBS”)。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5-139082
专利文献2JP2005-139239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当使用现有的硫化促进剂例如CBS和TBBS时,存在在橡胶和金属补强材料之间的粘合反应完成之前进行硫化反应的可能性,因此,会存在不能获得与这些补强材料的充分粘合性的情况。此外,认为当使用现有的硫化促进剂时,捏合操作趋于由于门尼粘度高于所必要的水平而不能达到良好的状态,此外,难以同时确保良好的门尼焦烧时间与良好的硫化促进状态。进一步地,当将上述硫化延迟剂与现有的硫化促进剂组合时,取决于配混量,这样的组合会产生对橡胶的物理性质的不利影响的问题,导致对硫化橡胶的外观和粘合性的不利影响的喷霜。
另外,在一般橡胶履带生产中,需要在硫化过程中剩余部分未硫化区域的同时,以长条形式生产片状橡胶-金属补强材料,此类橡胶-金属补强材料必须至少部分地硫化几次以在通过将未硫化区域重叠而成形为封闭端(closed-end)状后再度硫化。因此,在橡胶履带中橡胶和补强材料之间的粘合性要求具有高的耐热性以致即使当经过多次硫化时其也可以是可承受的。此外,优选在当其使用时经常强加的高湿度下不劣化。
这里,本发明意欲提供由于使用橡胶组合物而具有高耐久性的橡胶履带,其中,通过不使用会产生问题例如喷霜和降低硫化后的橡胶物理性能的硫化延迟剂例如CTP,和通过使用具有发挥优良的作业性、尽可能地降低橡胶焦烧的适度硫化延迟作用的硫化促进剂,所述橡胶组合物显示橡胶和金属补强材料例如钢丝帘线等之间提高的粘合性,特别是在热老化后和在高湿度下的粘合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使用橡胶组合物的橡胶履带,所述橡胶组合物包含特定的含次磺酰胺的硫化促进剂,所述橡胶组合物能够对金属补强材料发挥高粘合耐久性以及保持适度的硫化延迟作用和优良的作业性,由此他们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橡胶履带的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橡胶的橡胶组合物,其包括相对于100重量份橡胶组分为0.1至10重量份的由式(I)表示的含次磺酰胺的硫化促进剂、以钴量计为0.03至3重量份的含钴化合物(composition)和0.3至10重量份的硫磺的量。
(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8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液比例变速操纵阀
- 下一篇:汽车变速箱换挡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