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选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7672.1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桑迪普·H·克里希纳穆尔蒂;拉维·库奇波特拉;罗伯特·T·洛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48/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刘光明;穆德骏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中的 重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基于在无线通信终端处测量或估计的信号质量度量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空闲模式的无线通信终端进行重选。
背景技术
一些异构的无线通信网络,例如,第三代合作工程(3GPP)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LTE)网络,包括具有可使用户设备(UE)受到干扰的重叠带宽(BW)部署的宏(macro)小区(MeNB)和归属eNB(HeNB)小区。一些HeNB是封闭的用户组(CSG),其仅为属于该组的UE服务。
在TS 36.304版本8.5.0中规定了用于LTE版本8(Rel-8)的空闲模式重选行为。用于LTE Rel-8的现有的重选标准使用来自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作为用来触发相邻基站的重选评估的机制。当UE移出基站覆盖区域时,这个方法在识别方面是有效的,但是当UE受到来自相邻基站的干扰时,例如,当驻留在MeNB的空闲模式UE受到来自相邻HeNB的干扰时,RSRP将不会触发重选评估。
图1示出了第一个场景,其中,当UE位于HeNB附近时,驻留在MeNB的UE受到来自HeNB的干扰。图2示出了另一个场景,其中,驻留在HeNB的UE受到来自位于该HeNB附近的MeNB的干扰。这样的干扰可能导致空闲模式的UE丢失寻呼和相关的后果(例如,丢失源自网络的呼叫,等等)。
名为“Usage of IFRI with Cell Reselection to CSG cells”的R2-092416描述了一种机制,其中驻留在MeNB的UE试图针对不同的载波进行重选,即,当检测到同频重选指示符(IFRI)位由相邻HeNB设置时,执行异频重选,其中,所设置的IFRI位指示HeNB和MeNB分享共同(common)载波频率。还建议了当由HeNB设置IFRI位时,驻留在MeNB的空闲模式UE在一个固定的持续时间(例如,300秒)内“禁止”共享的载波频率重选。在一些系统中,例如,LTE Rel-9,在UE能够确定是否设置IFRI位之前,SIB传输必须被解码。
在图1的场景中,对于干扰的可替换解决方案是,当服务小区或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降到阈值以下时,触发异频重选评估。然而这个提议存在多个缺点,包括:缺少关于如何测量干扰的协定,以及寻呼信道接收的可靠性取决于以下各种因素:例如,服务基站的传输天线配置、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编码率或聚合等级、来自HeNB的频率相关干扰(例如,由于分数频率复用),等等,这样的事实造成RSRQ不是寻呼信道性能的很好的指示符的局面。
尽管在原理上基于RSRQ的提议能够触发具有潜在差的寻呼性能的MUE开始异频重选评估,但是如在LTE版本8中所定义的RSRQ度量将可能导致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在该规范中没有很好地定义用于估计RSSI的干扰测量(例如,未指定使用哪些RB或子帧,RSRP应该是窄带还是宽带,等等),并且因此,不同的UE实现可能最终行为不同。此外,即使所有的UE通过规范要求使得在干扰测量中获得一致性,寻呼信道接收的可靠性取决于以下各种因素:例如,eNB传输天线配置、PDCCH编码率或聚合等级、来自HeNB的频率相关干扰(例如,由于分数频率复用),等等,这样的事实造成RSRQ不是寻呼信道性能的很好的指示符的局面。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仔细考虑以下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其如下详细的说明书后,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清楚起见,附图可能已被简化,且不必依比例绘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部分第一现有技术无线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部分第二现有技术无线通信网络。
图3示出了由运行在空闲模式的用户终端接收的周期的寻呼信号。
图4示出了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托罗拉移动公司,未经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7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