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27326.3 | 申请日: | 201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关口隆史;矢口充雄;山木健之;西出宏之;小柳津研一;加藤文昭;铃鹿理生;神户伸吾(已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学校法人早稻田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4/00 | 分类号: | H01M14/00;H01L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陈剑华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元件 | ||
1.光电元件,其具有一对电极和夹在该电极间的电子传输层及空穴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具有包含可反复氧化还原的氧化还原部位的有机化合物,并具有含有所述有机化合物和使所述氧化还原部位的还原状态稳定化的电解质溶液的凝胶层,增感色素存在于所述凝胶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感色素通过和构成所述凝胶层的所述有机化合物间的物理或化学作用而固定化在所述凝胶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200勒克斯的光照射5分钟时的开路电压A(V)和在该时点光被遮蔽起经过5分钟时的开路电压B(V)满足以下关系式。
(B/A)×10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氧化还原电位向着该电子传输层所连接的电极一侧由高到低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含有选自酰亚胺衍生物、醌衍生物、紫精衍生物、苯氧基衍生物中的2种以上有机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含有下述〔化1〕所示的氮杂金刚烷-N-氧基衍生物。
〔化1〕
(R1、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氟、烷基或取代烷基,X1为亚甲基或〔化2〕所示的N-氧基。)
〔化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杂金刚烷-N-氧基衍生物含有氮杂金刚烷-N-氧基及1-甲基-2-氮杂金刚烷-N-氧基中的至少1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导电辅助材料存在于所述凝胶层内,且所述导电辅助材料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辅助材料的粗糙度因子在5以上、200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辅助材料由粒状导电性材料的连接体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辅助材料由纤维状导电性材料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状导电性材料的平均外径在50nm以上、1000nm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由纤维状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导电辅助材料的空隙率在50%以上、95%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状导电性材料的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之比在100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学校法人早稻田大学,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学校法人早稻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73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