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用于通过空气绝热压缩蓄能的装置中使用的回热器的温度控制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27234.5 | 申请日: | 2010-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9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P·卡纳尔;L·纳达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 |
| 主分类号: | F02C6/16 | 分类号: | F02C6/16;F28D17/00;F28D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过 空气 绝热 压缩 蓄能 装置 使用 回热器 温度 控制 | ||
1.一种调节在用于通过空气的绝热压缩来蓄能的装置(10)中使用的回热器(ST1,ST2)的温度的方法,所述回热器包括用于蓄存可感热的耐火材料层(26),所述层竖直布置在顶部分配箱(22)与底部分配箱(24)之间,所述回热器经历连续的操作循环,每个操作循环包括压缩级,在此期间热空气流经由该回热器的顶部分配箱渗透到所述回热器中并且直接通过所述耐火材料层以便在产生其热能之后经由所述底部分配箱离开,接着是膨胀级,在此期间冷空气流经由该回热器的底部分配箱渗透到所述回热器中并且直接通过所述耐火材料层以便在回收其热能之后经由所述顶部分配箱离开,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两个连续的操作循环之间包括冷却位于所述底部分配箱(24)附近的所述耐火材料层(26)的底部隔室(26a),以便使其达到与在所述压缩级期间离开所述回热器的空气要求的温度范围相兼容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与在所述压缩级期间离开所述回热器的空气要求的温度范围相兼容的温度喷射液体来冷却所述耐火材料层(26)的所述底部隔室(26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与在所述压缩级期间离开所述回热器的空气要求的温度范围相兼容的温度喷射空气流来冷却所述耐火材料层(26)的所述底部隔室(26a)。
4.一种用于通过空气的绝热压缩来蓄能的装置(10)的回热器(ST1,ST2),所述回热器包括用于蓄存可感热的耐火材料层(26),所述层竖直布置在顶部分配箱(22)与底部分配箱(24)之间,所述顶部分配箱(22)用于在压缩级期间接收热空气流,所述底部分配箱(24)用于在膨胀级期间接收冷却空气流,所述回热器的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冷却装置(30;40),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冷却位于所述底部分配箱附近的所述耐火材料层的底部隔室(26a),以便使其达到与在所述压缩级期间离开所述回热器的空气要求的温度范围相兼容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包括用于冷却所述耐火材料层的所述底部隔室(26a)的液体冷却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冷却回路包括竖直布置在所述耐火材料层的所述底部隔室(26a)上方的液体注射器带(30)、布置成与所述回热器的所述底部分配箱(24)平齐以便回收注入的液体的罐(32)、泵(34)、以及用于冷却来自所述罐的液体的热交换器(3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包括用于冷却所述耐火材料层的所述底部隔室(26a)的气体冷却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冷却回路包括空气管道(40),该空气管道(40)的端部在所述耐火材料层的所述底部隔室(26a)的任一侧上开口进入所述回热器中,该气体冷却回路还包括风扇(42)和用于冷却从所述耐火材料层的所述底部隔室下方取得的空气流的热交换器(44)。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层的所述底部隔室(26a)从所述底部分配箱(24)竖直向上延伸到与所述耐火材料层(26)的总高度的约10%相对应的高度。
10.一种用于通过空气的绝热压缩来蓄能的装置(10),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压缩机(K1,K2)、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气蓄存腔室(SM)、以及连接到所述蓄存腔室的至少一个空气涡轮机(T1,T2),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到所述蓄存腔室、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空气涡轮机的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回热器(ST1,ST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连接到中压和高压压缩机(K1,K2)的中压回热器(ST1)以及连接到所述高压压缩机(K2)、所述空气涡轮机(T1)中的一个空气涡轮机和所述蓄存腔室(SM)的高压回热器(ST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未经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72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油进水后性能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下一篇:有机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