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型材杆连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27199.7 | 申请日: | 201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夫冈·里克森;格里特·皮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夫冈·里克森;格里特·皮尔斯 |
| 主分类号: | F16B7/04 | 分类号: | F16B7/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杨国治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型材杆 连接 系统 | ||
1.型材杆连接系统(10),用于连接至少两个大致相互垂直地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型材杆(12,14),具有:
第一和第二半卡箍(16,18),该半卡箍在它们的第一端部(16a,18a)及第二端部(16b,18b)上能够相互连接;
夹紧装置(20),该夹紧装置能与围绕着第一型材杆(12)地放置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半卡箍(16,18)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二型材杆(14),
其特征在于:
第一端部(16a,18a)相互形状配合地连接,并且第二端部(16b,18b)借助于夹紧装置(20)相互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杆连接系统(10),其特征在于:
第二端部(16b,18b)在被结合在一起的状态中构成一种第一构成侧凹的造型(22)。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型材杆连接系统(10),其特征在于:
第一端部(16a,18a)在被结合在一起的状态中构成一种第二构成侧凹的造型(24)。
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型材杆连接系统(10),其特征在于:
夹紧装置(20)由第一和第二半壳体(26,28)构成,并且具有相应的接纳部(26a,28a),用于传力接合地或者形状配合及传力接合地握持该被结合在一起的第二端部(16b和18b)。
5.按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型材杆连接系统(10),其特征在于:
被结合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半卡箍(16,18)具有第三和第四构成侧凹的造型(30,32),其中所有四个造型(22,24,30,32)被以有规律的间距设置。
6.按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型材杆连接系统(10),其特征在于:
第一半卡箍(16)的第一端部(16a)是第一突起(34),其沿着第一半卡箍(16)的方向具有侧凹部,并且这个突起(34)嵌入到在第二半卡箍(18)之第一端部(18a)中对应的凹槽(36)中。
7.按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型材杆连接系统(10),其特征在于:
第一半卡箍(16)的第二端部(16b)具有第二构成侧凹的突起(38),该突起过渡为在朝第二半卡箍(18)的第二端部(18b)的方向上延伸的舌件(40),该舌件卡合在第二半卡箍的第二端部(18b)的下方。
8.按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型材杆连接系统(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半卡箍(16,18)分别具有大于180°的包围角。
9.按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型材杆连接系统(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半卡箍(16,18)分别具有大于角形型材杆之半个外周的包围长度。
10.按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型材杆连接系统(10),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20)之指向第一型材杆(12)的端侧面(42)在连接中靠置到所述两个半卡箍(16,18)之第二端部(16b,18b)的侧凹部处并因此闭合该侧凹部。
11.按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型材杆连接系统(10),其特征在于:
该半卡箍(16,18)是挤压制造的型材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夫冈·里克森;格里特·皮尔斯,未经沃尔夫冈·里克森;格里特·皮尔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71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棕丝床垫自动给料机的棕丝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洋葱圈挤压成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