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动态及双天线蓝牙(BT)/WLAN共存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6897.5 | 申请日: | 201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1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R·R·里克;M·科尔曼;M·V·莱恩;J·B·林斯基;V·K·琼斯;A·雷西尼亚;G·奇拉利加;E·Y·邹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6 | 分类号: | H04W88/06;H04B1/4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立达;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态 天线 蓝牙 bt wlan 共存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在无线收发机单元内仲裁蓝牙模块和无线局域网(WLAN)模块之间的使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所述无线收发机单元内提供状态级别仲裁器,其中,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耦接至所述蓝牙模块,并且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耦接至所述WLAN模块;
在所述无线收发机单元内提供分组级别仲裁器,其中,所述分组级别仲裁器耦接至所述蓝牙模块,并且所述分组级别仲裁器耦接至所述WLAN模块;
在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内,确定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WLAN模块的状态参数和相关参数;
在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内,确定所述分组级别仲裁器的配置,其中,所述分组级别仲裁器逐个分组地在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WLAN模块之间进行仲裁;以及
确定在给定的时间是所述蓝牙模块还是所述WLAN模块提供更好的并发性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利用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来选择(1)所述蓝牙模块和(2)所述WLAN模块中的一个,其中,所选择的模块在给定的时间提供更好的并发性能;以及
针对特定的蓝牙状态并且针对特定的WLAN状态,使用所选择的模块来利用所述无线收发机单元执行无线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内,确定在给定的时间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WLAN模块的组合是否提供更好的并发性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利用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来选择(1)所述蓝牙模块和(2)所述WLAN模块以及(3)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WLAN模块的组合中的一个,其中,所选择的模块和所选择的组合中的一个在给定的时间提供更好的并发性能;以及
针对特定的蓝牙状态并且针对特定的WLAN状态,使用所选择的模块或所选择的组合来利用所述无线收发机单元执行无线传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使用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以选择(1)双天线并发技术和(2)时分复用(TDM)技术中的一个,其中,所选择的技术在给定的时间提供更好的并发性能;以及
针对特定的蓝牙状态并且针对特定的WLAN状态,使用所选择的技术来利用所述无线收发机单元执行无线传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所述无线收发机单元内提供主天线;
经由所述主天线发送和接收蓝牙信号;
在所述无线收发机单元内提供分集天线;以及
经由所述分集天线发送和接收WLAN信号。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所述无线收发机单元内提供主天线;
在所述无线收发机内提供可编程双工器,其中,所述可编程双工器包括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WLAN模块;
将所述可编程双工器耦接至所述主天线和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以及
利用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来控制所述可编程双工器的至少一个操作。
8.一种用于在无线收发机单元内仲裁蓝牙模块和无线局域网(WLAN)模块之间的使用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在所述无线收发机单元内提供状态级别仲裁器的模块,其中,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耦接至所述蓝牙模块,并且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耦接至所述WLAN模块;
用于在所述无线收发机单元内提供分组级别仲裁器的模块,其中,所述分组级别仲裁器耦接至所述蓝牙模块,并且所述分组级别仲裁器耦接至所述WLAN模块;
用于在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内,确定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WLAN模块的状态参数和相关参数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内,确定所述分组级别仲裁器的配置的模块,其中,所述分组级别仲裁器逐个分组地在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WLAN模块之间进行仲裁;以及
用于在所述状态级别仲裁器内,确定在给定的时间是所述蓝牙模块还是所述WLAN模块提供更好的并发性能的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68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