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进的色素保留的饲料添加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26419.4 申请日: 2010-06-24
公开(公告)号: CN102802434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8
发明(设计)人: W·M·科佩;G·K·L·巴德森;N·P·默勒 申请(专利权)人: 特劳夫国际私人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K1/18 分类号: A23K1/18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王磊
地址: 荷兰博*** 国省代码: 荷兰;NL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改进 色素 保留 饲料添加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鲑科鱼的饲料。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选自阿魏酸、没食子酸和丁香酸的水溶性抗氧化剂的饲料,其增加鲑科鱼肉中的色素沉积。

背景技术

鲑科鱼在鱼类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能够在鱼肉中沉积类胡萝卜素,这赋予这些鱼特征性的红色肌肉。鲑科鱼指属于鲑科的鱼种。这类鱼物种的实例是鲑鱼(Salmo salar)和海鳟(S.trutta trutta),以及太平洋鲑例如银鲑(银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isutch)、大鳞大麻哈鱼(O.tshawytscha)、细鳞大麻哈鱼(O.gorbuscha)、大麻哈鱼(O.keta)、红大麻哈鱼(红鲑)(O.nerka)和虹鳟(O.mykiss)。在野生鲑科鱼中,主要由类胡萝卜素虾青素(3,3’-二羟基β,β-胡萝卜素-4,4’-二酮)产生浅红色。

用添加有与天然色素相同(natural identical)的色素(例如类胡萝卜素,特别是虾青素和角黄素,或者这二种色素的组合)的饲料喂养包括太平洋鲑、虹鳟和鳟鱼在内的养殖鲑鱼。养殖鲑鱼已成为许多国家消费者公知的常见食物。消费者利用鱼肉颜色来评价产品质量。鱼肉中的化学虾青素的量与鱼肉的颜色强度和色饱和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即使这种相关性不是非线性的。高水平的虾青素,例如6-8mg虾青素/kg肉(ppm),会呈现出强的微红色,而低含量的虾青素,例如3-4ppm,则呈现出浅且较不具吸引力的微红肉色。

对渔农而言,鲑鱼肉中的虾青素的量是重要的质量参数。正如所述,将虾青素作为饲料中的添加剂供给鱼。虾青素是相对昂贵的饲料添加剂,占总原材料成本的15-20%(Torrissen,O.J.(1995).Strategies for salmonid pigmentation.J Appl.Ichtyol.11:276-281)。

沉积、保留或色素形成在本文中意思相同,即经化学方法测得鱼肉中的虾青素的量。化学测量以mg虾青素/kg鱼肉(湿重)给出结果。还可以ppm给出结果。

据证实,实际上饲料中添加的虾青素仅至多15%沉积在鱼肉中(Torrissen,O.J.1989.Pigmentation of salmonids:Interactions of astaxanthin and canthaxanthin on pigmentation deposition in rainbow trout.Aquaculture 79:363-374)。因此,长久以来的问题是:能够增加鲑科鱼肉中的虾青素沉积,因为即使少量增加也可显著节省饲料成本。

据报道,虾青素是鲑鱼(S.salar)鱼苗的生长和存活所必需的,并且向所有鱼饲料添加的虾青素的量应为至少10mg/kg饲料。(Torrissen and Christiansen,1995,Growth and survival of Atlantic salmon,Salmo salar L.fed different dietary levels of astaxanthin.First feeding fry.Aquaculture Nutrition 1:189-198)。为了增加鱼肉中虾青素的量,根据包括生长状况在内的许多因素,需要饲料包含至少15-25mg虾青素/kg饲料。鲑科鱼的商业鱼饲料通常包含20-70mg虾青素/kg饲料。官方已规定鱼饲料中添加虾青素的上限为100ppm虾青素。

在鲑鱼的商业鱼类养殖中,当期望增加鱼肉中的化学虾青素的量时,虾青素的施用水平通常为40-70ppm。在已达到期望水平后,将饲料中的虾青素水平降至所谓的维持水平。这可以是20-30ppm。

虾青素是对单态氧具有强“淬灭效应”的抗氧化剂,并且虾青素对自由基具有强清除效应(Miki 1991.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activities of animal carotenoids.Pure Appl.Chem.,63:141-146)。这表明虾青素具有重要的生物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劳夫国际私人有限公司,未经特劳夫国际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6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