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测量材料温度的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25395.0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朴永国;宋赫镇;任声赫;林甲洙;赵升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G01K7/02;B21B38/00;G01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段斌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量 材料 温度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用于测量材料温度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测量材料温度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能够去除形成在材料表面上的诸如污垢之类的外来物质,从而提高材料温度测量的可靠性。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加热炉是用于例如利用铁制品的钢带热轧机等中的燃料(例如气体和油)将诸如板之类的材料加热到大约1,200~1,300℃的温度的装置。加热炉设置成用于热轧工艺的预处理,所述热轧工艺用于将材料成型为诸如钢板之类的产品。
虽然实际上在轧制线中对相应标准材料的冶金条件、尺寸和外观的实施管理,但应该将材料加热到期望温度以便精确管理。
这些声明作为背景技术提出以有利于理解本发明,并非表示本发明所属领域一般公知的相关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用于测量材料温度的装置和方法,其能够去除形成在材料表面上的诸如污垢之类的外来物质,从而提高材料温度测量的可靠性。
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测量材料温度的装置包括:设置在加热炉的出口侧上的本体单元;温度测量单元,其安装在本体单元上并构造成测量从加热炉提取的材料的温度;外来物质去除单元,其安装在本体单元上并构造成朝材料喷射流体以便去除粘附于材料的外来物质;以及移动单元,其安装在本体单元上并构造成移动温度测量单元。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构造成覆盖温度测量单元的防护单元;并且该防护单元包括防护部件,该防护部件安装在本体单元上以便能够滑移并且构造成选择性地覆盖温度测量单元,以及构造成使防护部件滑动移的打开和关闭部件。
更优选地,本体单元包括固定部件和构造成支撑该固定部件的框架部件,温度测量单元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并且防护单元安装在固定部件上并防止温度测量单元和材料彼此碰撞。
优选地,移动单元包括旋转齿轮部,该旋转齿轮部安装在本体单元上并构造成通过驱动部件的驱动而旋转;以及齿条传动部,该齿条传动部与旋转齿轮部啮合并构造成引导旋转齿轮部的向上和向下移动。
优选地,该温度测量单元包括:用于测量材料温度的温度计;用于感测温度计与材料之间的距离的位移传感器;以及外来物质阻挡区段,其构造成将流体喷射到温度测量单元上以便防止粘附于材料的外来物质下落到温度测量单元上。
优选地,该移动单元包括:前后移动单元,其构造成使温度测量单元朝材料的中心部分移动;以及上下移动单元,其构造成使温度测量单元朝材料向下移动。
更优选地,上下移动单元包括:第一旋转齿轮部,其构造成通过安装在本体单元上的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而旋转,以及第一齿条传动部,其与第一旋转齿轮部啮合并构造成引导第一旋转齿轮部的向上和向下移动;并且前后移动单元包括:支撑板,其联接到第一齿条传动部,第二旋转齿轮部,其构造成通过安装在本体单元上的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而旋转,以及第二齿条传动部,其与第二旋转齿轮部啮合并构造成引导第二旋转齿轮部的向前和向后移动。
更优选地,该温度测量单元包括:用于测量材料温度的温度计;用于感测温度计与材料之间的距离的位移传感器;以及外来物质阻挡区段,其构造成将流体喷射到温度测量单元下方以便防止粘附于材料的外来物质进入温度测量单元。
优选地,该温度测量单元包括:温度测量区段,其构造成与材料相接触并测量材料温度;以及接触感测区段,其与温度测量区段连接并构造成感测温度测量区段和材料是否彼此相接触。
更优选地,温度测量区段包括:接触部,其构造成接触材料;热电偶,其设置在接触部中;以及导热部,其设置在接触部中并构造成将传递至接触部的材料热量传递至热电偶。
更优选地,接触感测区段包括:支撑部,其构造成与接触部连接;外壳,其构造成引导支撑部的向上和向下移动;以及传感器部,其安装在外壳中并且构造成感测接触部与材料之间的接触引起的支撑部的移动。
更优选地,接触感测区段还包括:分隔壁,其将外壳中的空间划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并且构造成允许支撑部穿过;第一挡块,其被固定于支撑部的外表面上并设置在下部空间中;以及弹性部件,其具有连接到第一挡块的上表面的一端和连接到分隔壁的下表面的另一端,从而向支撑部提供回位力。
更优选地,金属元件附连于支撑部的上端且位置低于传感器部,并且第一挡块的外径与限定出下部空间的外壳的内径相同。
更优选地,接触感测区段还包括被固定于支撑部的外表面上并设置在上部空间中的第二挡块,并且其中第二挡块的外径与限定出上部空间的外壳的内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制铁株式会社,未经现代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5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