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5246.4 | 申请日: | 201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4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胸永训良;中村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隔着隔片卷绕正负的电极片而形成的发电元件以及与该发电元件电导通连接的发电体的电池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这种电池,例如公知有如下这样的电池,其具备:发电元件,其是隔着隔片卷绕两面具有电极活性物质层的正负的电极片而形成的;集电体,其具有主体和连接片,该主体与导出到外部的电极端子导通连接,该连接片以沿着层叠电极部的最外周面的方式从主体延伸出;以及夹持体,其在使集电体的连接片抵接于层叠电极部的最外周面的状态下,使该连接片压接于层叠电极部的最外周面(参照专利文献1)。
发电元件具备弯曲部和直线状的平坦部,弯曲部是在将发电元件卷绕成圆筒状之后,从两侧按压,形成为长椭圆状即扁平形状,从而位于上下位置,平坦部位于该两弯曲部之间。而且,在发电元件的两端部形成有正负的层叠电极部。另外,集电体的主体俯视时呈三角形,并以窄幅部(顶部)相对且宽幅部(底边部)位于发电元件的层叠电极部的上方的方式沿着轴向配置于发电元件的弯曲部的上表面。而且,在主体的窄幅部导通连接有向外部导出的电极端子。另外,集电体的连接片以沿着发电元件的平坦部的方式从主体的宽幅部呈梳齿状延伸出。而且,一对连接片呈倒U字状,在形成于各连接片的空间插入层叠电极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46770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上述电池的情况下,在将截面长椭圆形的层叠电极部插入集电体的一对连接片间,并使集电体的一对连接片的内表面抵接于层叠电极部的最外周面时,存在层叠电极部向外侧扩展,连接片弄伤层叠电极部或折曲层叠电极部的问题。另外,由于用一片夹持体一次夹持层叠电极部和连接片,所以三者难以对位,存在产生连接不良,或生产率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提供一种不会弄伤或折曲发电元件的层叠电极部,能够使集电体的连接片抵接于层叠电极部的最外周面的电池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的电池具备:发电元件,其是隔着隔片卷绕正负的电极片而形成的,在卷绕轴向的至少一端侧具有正极或负极的层叠电极部;集电体,其具有沿着所述层叠电极部的最外周面配置的连接片,并且与外部端子导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具备夹持体,该夹持体具有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所述层叠电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对由该第一夹持部夹持的状态下的层叠电极部以及所述集电体的连接片进行夹持。
此时,通过夹持体的第一夹持部夹持层叠电极部,从而层叠电极部不会扩展到外侧,厚度变小,集电体的连接片的内表面容易抵接于层叠电极部的最外周面,所以不会由于集电体的连接片而弄伤或折曲层叠电极部。
而且,通过使集电体的连接片的内表面抵接于由第一夹持部夹持的状态下的层叠电极部的最外周面,由第二夹持部夹持连接片的两侧,所以层叠电极部和集电体的连接片的对位容易,能够可靠地进行层叠电极部和集电体的导通连接。
在此,在本发明涉及的电池中,可以采用分别具备夹持层叠电极部的一侧的夹持体和夹持层叠电极部的另一侧的夹持体的结构,或采用夹持体汇总夹持层叠电极部的一侧及另一侧这两侧的结构。而且,在通过将发电元件形成为扁平形状,层叠电极部具备一对弯曲部和该一对弯曲部间的平坦部的情况下,优选夹持平坦部。
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电池中,优选具备一对第一夹持部,在该一对第一夹持部间具备第二夹持部,从而构成夹持体。在上述的、分别具备夹持层叠电极部的一侧的夹持体和夹持层叠电极部的另一侧的夹持体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是夹持体由一方的夹持片和另一方的夹持片构成,该另一方的夹持片由上下的夹持部和中央的夹持部构成,将由一方的夹持片和另一方的夹持片的上下的夹持部用作第一夹持部,并且将一方的夹持片和另一方的夹持片的中央的夹持部用作第二夹持部。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夹持体汇总夹持层叠电极部的一侧及另一侧这两侧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是夹持体由一方的夹持片和另一方的夹持片构成,该一方以及另一方的夹持片分别由上下的夹持部和中央的夹持部构成,将一方的夹持片的上下的夹持部和另一方的夹持片的上下的夹持部用作第一夹持部,并且将一方的夹持片的中央的夹持部和另一方的夹持片的中央的夹持部用作第二夹持部。
此时,通过由位于第二夹持部两侧的第一夹持部按压层叠电极部,第二夹持部附近的层叠电极部的层叠厚度变小,所以集电体的连接片容易抵接于第二夹持部附近的层叠电极部的最外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5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拐杖
- 下一篇:布线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