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端未准备好的同轴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24357.3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N·伊斯兰;A·考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珊;刘兴鹏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准备 同轴 连接器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9年6月5日由Nahid Islam和Al Cox申请的名称为“Coaxial Connector for Solid Outer Conductor Coaxial Cabl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184,573的权益,该申请目前未决并且整体地通过参考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同轴电缆的电连接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具有适合于电缆端未准备好的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外部直径夹持机电互连。
背景技术
前挡块型同轴连接器,例如如在由Larry Buenz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No.6,793,529(2004年9月21日授权,名称为“Coaxial Connector with Positive Stop Clamping Nut Attachment”,其整体地通过参考结合于此)中公开的,具有连接器本体和构造用于螺纹互连的后螺母。由于连接器本体和后螺母螺旋在一起,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的扩口前缘就以可靠的机电互连夹持于连接器本体和结合本体之间。为了指示适当的螺旋完成和避免由于过度张紧而对连接器和/或同轴电缆造成损伤,可在连接器本体和后本体之间应用前挡块,其中后本体和连接器本体之间的螺旋在出现期望最大张紧压缩/扭矩力的特定轴向位置处到底,明确地告知安装者,已经达到了适合的张紧量。为了允许热膨胀循环和/或连接器制造和/或外部导体尺寸中的差异,压缩元件插入在外部导体、后本体和/或连接器本体的内部接触表面之间。压缩元件通常在安装之前与同轴连接器松弛地供应,这产生了对于压缩元件的损失和/或损坏危险。
在先的前挡块型同轴连接器设计通常需要外部导体的扩口以便于连接器本体、外部导体的前缘和后螺母之间的夹持机电互连。在安装之前,同轴电缆必须针对夹具型互连进行特殊准备,以从外部导体的内径移除电介质材料和/或胶粘剂。这种电缆端准备通常需要每个安装者手边拥有专门的电缆电介质挖芯/剥皮工具。
当前市场趋势是用铝材同轴电缆代替传统的铜材同轴电缆以节省材料成本和降低每单位长度同轴电缆的重量。而且,与波纹外导体同轴电缆构造相比,光滑壁外部导体电缆提供了固有的材料成本和电缆重量优点。
与铜相比,铝具有较低的机械强度性质,包括冷加工性质(弯曲)。铝易于蠕变并且可由于弯曲、牵拉和/或扭曲而在极端接触压力之下在单个接触点处疲软。
与波纹电缆相比,光滑壁电缆较少柔性;然而,习惯于用波纹同轴电缆工作的用户可能不会认识到光滑壁电缆的较低弯曲能力。用户试图应用不适当的弯曲半径可能使常规同轴连接器和电缆互连受力过大。
同轴电缆和连接器产业内的竞争已经将注意力聚焦于改进电气性能以及降低制造、材料和安装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克服这些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的方法和装置。
附图说明
结合入本说明书并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上面给出的发明概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为了清楚,不同实施例之间的类似元件使用相同的符号并且不同附图上显示的一些符号可以不在每个附图上具体地标识。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同轴连接器在同轴电缆插入结合本体并且准备好与连接器本体相结合时的示意性的90度剖面侧视图。
图2是夹紧环的示意性的等距视图。
图3是图2的示意性的90度剖面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在附接至同轴电缆时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图5是图4的特写视图。
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同轴连接器在附接至同轴电缆时的示意性的90度剖面侧视图。
图7是图6的特写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夹紧环在结合本体和弹簧触点安装于其上时的示意性等距视图。
图9是图8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图10是第三实施例的同轴连接器在附接至同轴电缆时的示意性的90度剖面侧视图。
图11是图10的特写视图。
图12是第三实施例的夹紧环的示意性等距视图。
图13是图12的示意性的90度剖面侧视图。
图14是第四实施例的同轴连接器在附接至同轴电缆时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图15是图14的特写视图。
图16是第四实施例的夹紧环的示意性等距视图。
图17是图16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4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