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和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24197.2 | 申请日: | 2010-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9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池永成伸;白田孝;遣水一广;母里博志;室伏贵信;善光洋文;德弘淳;竹内文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23/26 | 分类号: | C08L23/26;C08F8/00;C08K5/00;C08L51/00;H01L31/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树脂 组合 太阳能电池 密封材料 使用 组件 | ||
1.一种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用乙烯性不饱和硅烷化合物(B)对同时满足以下的必要条件a)~e)的乙烯系聚合物(A)进行改性而得的改性体,
a)密度为900~940kg/m3,
b)基于DSC的熔解峰温度为90~125℃,
c)根据JIS K-6721在190℃、2.16kg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为0.1~100g/10分钟,
d)Mw/Mn为1.2~3.5,
e)金属残渣为0.1~50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还含有用乙烯性不饱和硅烷化合物(B)对乙烯·α-烯烃共聚物(C)进行改性而得的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C)满足以下的必要条件f),
f)密度为850以上且小于895kg/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所述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满足以下的必要条件g),
g)来源于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残存的乙烯性不饱和硅烷化合物(B)的游离硅烷的含有率相对于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全部硅烷为5~40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所述乙烯系聚合物(A)的改性体是将乙烯系聚合物(A)、乙烯性不饱和硅烷化合物(B)和有机过氧化物的混合物挤出熔融而获得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C)的改性体是将乙烯·α-烯烃共聚物(C)、乙烯性不饱和硅烷化合物(B)和有机过氧化物的混合物挤出熔融而获得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所述乙烯系聚合物(A)是乙烯系聚合物(A)的粉末。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所述乙烯系聚合物(A)是乙烯系聚合物(A)的粉末和颗粒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所述混合物是预先含浸了乙烯性不饱和硅烷化合物(B)和有机过氧化物的乙烯系聚合物(A)的粉末、和乙烯系聚合物(A)的颗粒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还含有选自由紫外线吸收剂(D)、光稳定化剂(E)和耐热稳定剂(F)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添加剂。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相对于所述乙烯系聚合物(A)的改性体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C)的改性体的合计100重量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C)的改性体的含量为90重量份以下。
12.一种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
13.一种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含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
14.一种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含有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对所述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的至少一面实施了压花加工,
以所述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的每单位面积的凹部的合计体积VH、与对所述单位面积乘以所述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的最大厚度而得的所述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的表观体积VA的百分比VH/VA×100(%)表示的空隙率P为10~50%,且
80℃下的储能模量(E’)为2.5×105~1.5×108Pa。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所述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是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构件一体化的。
17.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而获得。
18.一种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而获得。
19.一种晶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作为背面侧的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而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41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