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苔藓植物的原丝体的金属回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24165.2 | 申请日: | 2010-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9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榊原均;井藤贺操;小松由佳梨;川上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同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3/24 | 分类号: | C22B3/24;C02F3/32;C22B7/00;C22B11/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苔藓植物 原丝体 金属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苔藓植物的原丝体的金属、具体而言与 银相比离子化倾向低的金属的回收方法。本发明特别涉及使用 了苔藓植物的原丝体的金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报道了用于从含有金属(例如金)的废水回收金 属的材料和金属回收技术,所述废水是从包括矿山关联、镀敷、 表面处理关联、无机化学关联等在内的产业排出的。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由以下物质调制成的作为木 质素衍生物的金吸附剂,该物质是通过向木材加工等中产生的 木粉中添加酚化合物,再加入浓硫酸使其反应,从而以木质素 与酚化合物结合的形式分离得到的。在使用该木质素衍生物的 现有技术中,要消耗利用已进行了碳固定的木质生物质资源, 并且要新添加硫酸等化学药品,从这些方面考虑环境负荷水平 上存在问题。作为基于利用菌类和植物有机生物质的生物处理 法的其他金回收技术,报道了利用有机氨基羧酸分解菌(专利文 献2)、氰基生成和分解菌(专利文献3)、包含纤维素的有机物质 资源(专利文献4)的处理法。
除此之外,作为利用了植物冶金的方法的各种金属的回收 方法,例如非专利文献1报道了下述方法:将芥菜(Brassica juncea)栽种到添加有金的土壤中,使其从根系吸收金,从而以 每单位植物体干燥重量760~1120ppm的浓度蓄积5~50nm左右 的金纳米颗粒。但是由于该方法中作为金回收能力的金蓄积浓 度水平低以及以土壤作为对象,因而其尚未在实用水平上得到 证实。
另外,在本发明人等的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将苔藓植物 的原丝体用作吸附剂的铅净化方法。该方法中公开了以下内容: 通过使用苔藓植物的原丝体细胞作为铅吸附体从而能够从灰溶 出液和人工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地净化铅,以及该铅蓄积能力不 会被灰溶出液中所含的B、Na、Mg、Al、P、K、Ca、Cr、Mn、 Fe、Co、Ni、Cu、Zn、As、Cd和Hg或者人工混合溶液中的Cu 显著抑制。但并没有公开稀有金属或稀土元素、贵金属等产业 利用上价值高的金属类的回收能力的有无和能力规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05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921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0876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302356号公报
专利文献5:WO2008/105353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toremediation 9:197-206(2007)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的回收方法,其使用了能 够在各种环境下生长且实用的植物。
本发明人等对于上述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苔藓植物的原丝 体的各种金属回收能力进一步进行了评价,结果意外地发现了 上述苔藓植物还能够高度蓄积与银相比离子化倾向低的金属。 通常,离子化倾向低的金属在环境水中难以以可溶性的状态存 在。另外,苔藓植物利用水溶性的金属离子生活。因而,估计 离子化倾向低的金属与苔藓植物接触的机会在漫长的进化过程 中恐怕是没有的,难以想到苔藓植物获得了蓄积离子化倾向低 的金属的能力,因而这是令人震惊的。本申请发明是基于上述 见解完成的。
即,本发明包含以下特征。
(1)一种方法,其为回收与银相比离子化倾向低的金属的方 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属于葫芦藓科的苔藓植物来源的原丝体与 溶解有所述金属的溶液接触。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苔藓植物的原丝体 来源于选自由葫芦藓属(Funaria)、立碗藓属(Physcomitrium)和 梨蒴藓属(Entosthodon)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苔藓植物。
(3)根据上述(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苔藓植物的原丝体 来源于属于葫芦藓属(Funaria)的1种以上的苔藓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同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同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41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漂白机械纸浆的方法
- 下一篇:涂料用添加剂以及含有该添加剂的涂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