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3450.2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8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W·J·雷杰尔森-范布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利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5/07 | 分类号: | A01F15/0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荷兰马***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装置 | ||
1.用于包裹或包装收获物包(15、29、45、52、54、55、68)、特别是农业收获物包的缠绕装置(14、38、59),该缠绕装置具有缠绕底部(10、44、60)和引导框架(13、46、64),所述缠绕底部用于接纳和旋转已挤压的收获物包(15),所述引导框架用于至少一个缠绕材料载体(11、12、47、65),所述缠绕材料载体用于利用带形的缠绕材料(22、23、48)缠绕处在缠绕底部(10、44、60)上的包,其特征在于,引导框架(13、46、64)的高度是可调节的,并能绕与收获物包的旋转轴线(16、32、49、53、56、57、67)平行的水平轴线(26、51、69)偏转,以将缠绕材料的中心(20、21、50)大致调节到要被缠绕的收获物包的中心(16、32、49、53、56、57、67)的高度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位于缠绕底部(10、44、60)上的中等大小的收获物包(52、68),所述轴线(26、51、69)大致设置在的缠绕材料(48)的中心(50)的高度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框架(13、46、64)能被调节成具有相对于缠绕底部(10、44、60)的不同倾角。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框架被设计为沿竖直方向并垂直于缠绕底部(10、44)可在直线上移动高度的,并能固定在距缠绕底部(10、44)的不同距离处。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框架(13、46)能借助于调节装置(28)根据收获物包(15、29、45、52、54、55)的直径和/或缠绕材料(22、23、48)的宽度进行调节。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收获物包(15、29、45、52、54、55)的在适用于挤压不同包尺寸的圆包压机(1、39)中确定的实际直径用作调节引导框架(13、46)的参数。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33)直接或间接地与检测包直径的传感器(34)和/或检测缠绕材料(22、23、48)的宽度的传感器处于操作连接。
8.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33)与确定引导框架(13、46、64)位置的传感器(35)处于操作连接。
9.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偏转引导框架(13、46、64)的调节装置(27、70)构造为电动的、气动的或液压的直线马达。
10.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框架(13、46)和缠绕材料载体(11、12、47)一起能被马达驱动旋转,或者至少一个缠绕材料载体(11、12、47)借助于马达在引导框架(13、46)中、在引导框架(13、46)旁或在引导框架(13、46)上方可移动地支承。
11.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缠绕底部(44)位于包压机(39)的下游,引导框架(46)能绕设置在其邻近包压机(39)的一端处的旋转轴线(51)偏转。
12.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框架(13)相配于包压机(1)的挤压室并包围该挤压室,其中挤压室底部或挤压室底部的一部分设计为缠绕底部(10)。
1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框架(13、46)能在缠绕位置(30、46a、46b)固定,从而该引导框架处于相对于输送底部(10、44)的恒定距离处,而所述引导框架(13、46)在运输位置能绕其旋转轴线(26、51)运动,该运动通过弹簧构件和/或阻尼构件限制。
1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框架(13、46、64)具有一个环(18)或至少一个旋转臂(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利专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利专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34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