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新型医药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23199.X | 申请日: | 201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8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真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斯泰来制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K45/00 | 分类号: | A61K45/00;A61K31/53;A61P25/00;A61P25/14;A61P25/18;C07D40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防 治疗 注意 缺陷 障碍 新型 医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EC1钾通道抑制剂在作为预防和/或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医药组合物方面的新的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所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指以7岁以前观察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集中精力,常常遗落东西)、多动性(不安定,不能静止不动)、冲动性(突然地进行所想到的行动,而不能按顺序地进行)这三者为中心症状的发育障碍(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Text Revision:DSM-IV-T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Washington,D.C.,2000)。在这些核心症状中,多动性往往在11岁左右减轻,冲动性往往在13岁左右减轻,然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即使到成年仍长期持续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据近年来的调查可见,症状在青春期中约70%的患者仍会持续(Barkley,R.A.,Fischer,M.,Edelbrock,C.S.和Smallish,L.,J.Am.Acad.Child Adolesc.Psychiatry,29:546-557,1990),而在成年期中约50%的患者会持续(Barkley,R.A.,Fischer,M.,Smallish,L.和Fletcher,K.,J.Abnorm.Psychol.111:279-89,2002.)。在症状的表现方面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大体上分为混合型(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性、冲动性这三种症状均有表现)、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要表现症状型、以多动性·冲动性为主要表现症状型。
据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for Mental Health(NIMH))披露,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在美国约400万儿童被诊断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儿童患病率据说为3%-7%(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Text Revision:DSM-IV-T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Washington,D.C.,2000),这绝不是一个小的比例。患有这种疾病的儿童在包括与家庭、学校、朋友的关系在内的各种状况中都表现出功能障碍。如果不进行治疗,则不利影响会在从儿童期到成年期长期地出现。
多动性一般会随着成长而有所改善,因此以前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所特有的疾病;但是近年来,这种认识已被改变,目前已经证实成人中也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Clarke,S.等将学龄期的患病率假设为3%至10%,并且根据Weiss,M.等人发表的其中披露了学龄期的患病率中的30%至50%会保持到成人的文献(Weiss,M.,Murray,C.,Can.Med.Assoc.J.,168:715-722,2003),示出了成人人口的1%至5%具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Clarke,S.,Heussler,H.,Kohn,M.R.,Intern.Med.J.35:721-725,200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已不再被称为儿童特有的疾病。
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疗法、心理社会疗法。药物疗法在控制症状方面有非常大的效果,而且本人的行动和思考、学习能力、人际关系出现实质的变化。治疗药物中,作为中枢神经兴奋剂的哌甲酯成为首选药物。作为哌甲酯能够发挥效果的症状,可以举出: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冲动性、不安感等。一方面,据说哌甲酯能够缓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70%至80%的症状(非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由于其为中枢神经兴奋剂这种特性,所以有被滥用的危险性。因此,哌甲酯在美国被归类为显示出高滥用可能性药物的目录II的列管药物。此外,在精神药物公约(Convention on Psychotropic Substances)中,哌甲酯也为目录II的药物,在日本也将其作为第一类精神药物而对其使用有严格的限制。
钾通道是存在于细胞的质膜中并使钾离子选择性通过的蛋白质,据认为在细胞的膜电位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神经·肌肉细胞中通过调节动作电位的频度和持续性等,有助于中枢·末梢神经的传导机制、心脏起搏、肌肉收缩等。此外,钾通道还显示出与激素分泌、细胞容量调节、细胞增殖等有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斯泰来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安斯泰来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3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频率导频信号
- 下一篇:稳定的水性浆状悬浮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