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熔渗的金属基体本体的耐腐蚀地下钻头尖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2458.7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9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J·W·比特勒;邓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钴碳化钨硬质合金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6 | 分类号: | E21B10/46;C22C29/08;B22F3/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斐 |
地址: | 美国宾***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金属 基体 本体 腐蚀 地下 钻头 | ||
1.一种地下钻头尖(50),包括:
(a)至少一个切削元件(56),和
(b)一个钻尖本体(54),该钻尖本体具有一个熔渗的金属基体(58),其中该熔渗的金属基体(58)包括:
(i)一种熔渗剂(26),和
(ii)一种基体粉末混合物(22),该基体粉末混合物包括:
(A)约30到约90重量百分比的一种第一组分粉末(60),该第一组分粉末(60)由-30(600微米)+140(106微米)粒度的铸造碳化钨的颗粒组成;
(B)约10到约70重量百分比的一种第二组分粉末(62),该第二组分粉末(62)由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的颗粒而组成,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粗晶碳化钨、渗碳的碳化钨、以及胶结碳化钨;以及
(C)高达约12重量百分比的一种第三组分粉末,该第三组分粉末由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的颗粒而组成,该组由以下个各项组成:过渡金属、主族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和组合;
其中该钻尖本体(54)携带该切削元件(56),并且这种基体粉末混合物(22)基本上不包含-140目(106微米)粒度的该第一组分粉末(60)的颗粒,并且具有+100目(150微米)粒度的该第一组分粉末(60)的颗粒至少占该基体粉末混合物(22)的至少15重量百分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钻头尖(50),其中该切削元件(56)包括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多晶金刚石、天然金刚石、以及热稳定的聚晶金刚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钻头尖(50),其中该第一组分粉末(60)具有选自由-40(425微米)+140目(106微米)以及-60(250微米)+140目(106微米)组成的组的一个粒度范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钻头尖(50),其中该第二组分粉末(62)的粒度是选自由-80目(180微米)、-170目(90微米)、以及-325目(45微米)组成的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钻头尖(50),其中该第一组分粉末(60)的重量比对比该第二组分粉末(62)的重量比是处于从约30∶70到约85∶15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钻头尖(50),其中该基体粉末混合物(22)基本上不包含-625目(20微米)粒度的该第二组分粉末(62)的颗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钻头尖(50),其中该第三组分粉末包括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镍、铁、铜、钢、以及它们的合金和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钻头尖(50),其中该基体粉末混合物(22)包括约50到约90重量的该第一组分粉末(60)、约9到约50重量百分比的该第二组分粉末(62)、以及高达约10重量百分比的该第三组分粉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钻头尖(50),其中该基体粉末混合物(22)包括约60到约90重量百分比的该第一组分粉末(60)以及约9到约40重量百分比的该第二组分粉末(62)。
10.一种基体粉末混合物(22),包括:
a)约30到约90重量百分比的一种第一组分粉末(60),该第一组分粉末(60)由-30(600微米)+140(106微米)粒度的铸造碳化钨的颗粒组成;
b)约10到约70重量百分比的一种第二组分粉末(62),该第二组分粉末(62)由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的颗粒组成,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粗晶碳化钨、渗碳的碳化钨、以及胶结碳化钨;以及
c)高达约12重量百分比的一种第三组分粉末,该第三组分粉末由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的颗粒而组成,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过渡金属、主族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和组合;
其中这种基体粉末混合物(22)基本上不包含-140目(106微米)粒度的该第一组分粉末(60)的颗粒,并且具有+100目(150微米)粒度的该第一组分粉末(60)的颗粒占该基体粉末混合物(22)的至少15重量百分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体粉末混合物(22),其中该第一组分粉末(60)具有选自由-40(425微米)+140目(106微米)以及-60(250微米)+140目(106微米)组成的组的一个粒度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钴碳化钨硬质合金公司,未经钴碳化钨硬质合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24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