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系统及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2380.9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9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清田淳;井波太郎;植田修;三井真树;青木孝统;长岛直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山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42;H04L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系统 节点 | ||
1.一种网络系统,其通过数据通信路径而将多个节点加以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节点具备将与该节点的一侧相邻的第1相邻节点与该节点加以电气连接的第1连接器部、及将与该节点的另一侧相邻的第2相邻节点与该节点加以电气连接的第2连接器部,
所述第1连接器部,包含:
第1通信线,将该节点的第1物理层部的接收端(传送端)与所述第1相邻节点连接;以及
第2通信线,其通过电容组件将所述第1物理层部的传送端(接收端)与所述第1相邻节点连接,
所述第2连接器部,包含:
第3通信线,将该节点的第2物理层部的接收端(传送端)与所述第2相邻节点连接;以及
第4通信线,其通过电容组件将所述第2物理层部的传送端(接收端)与所述第2相邻节点连接,
所述第1连接器部,通过与所述第1相邻节点的所述第2连接器部连接,将该节点的所述第1通信线与该第1相邻节点的所述第4通信线连接,且将该节点的所述第2通信线与该第1相邻节点的所述第3通信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部进一步包含将所述第1物理层部的传送端(接收端)与所述第1相邻节点连接的第5通信线,
所述第2连接器部进一步包含将所述第2物理层部的传送端(接收端)与所述第2相邻节点连接的第6通信线,
所述网络系统进一步具备:
第1适配器,包含用以连接构成所述数据通信路径的第1通信缆线的第1缆线连接器,通过与该节点的所述第1连接器部连接,将该节点的第1及第5通信线分别以经由不同终端变压器的通信线与该第1缆线连接器连接;以及
第2适配器,包含用以连接构成所述数据通信路径的第2通信缆线的第2缆线连接器,通过与该节点的所述第2连接器部连接,将该节点的第3及第6通信线分别以经由不同终端变压器的通信线与该第2缆线连接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包含通过该节点将所述第1连接器部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直接连接的节点旁路通信线,
所述第1连接器部,通过与所述第1相邻节点的第2连接器部连接,将该节点旁路通信线与所述第1相邻节点的节点旁路通信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部进一步包含将所述第1物理层部的传送端(接收端)与所述第1相邻节点连接的第5通信线,
所述第2连接器部进一步包含将所述第2物理层部的传送端(接收端)与所述第2相邻节点连接的第6通信线,
所述网络系统进一步具备:
第1适配器,包含用以连接构成所述数据通信路径的第1通信缆线的第1缆线连接器,通过与所述节点的所述第1连接器部连接,将该节点的第1及第5通信线分别以经由不同终端变压器的通信线与该第1缆线连接器连接,且将该节点的节点旁路通信线与该第1缆线连接器以旁路用通信线连接;以及
第2适配器,包含用以连接构成所述数据通信路径的第2通信缆线的第2缆线连接器,通过与所述节点的所述第2连接器部连接,将该节点的第3及第6通信线分别以经由不同终端变压器的通信线与该第2缆线连接器连接,且将该节点的节点旁路通信线与该第2缆线连接器以旁路用通信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连接于所述第1适配器的第1缆线连接器、或连接于所述第2适配器的第2缆线连接器,将该缆线连接器的绝缘用通信路径与旁路用通信线折返连接的折返插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山武,未经株式会社山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23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电镀污泥、电镀废液中回收铜的方法
- 下一篇:汽车用空气过滤组件及过滤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