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排流层的衣服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20948.3 申请日: 2010-05-11
公开(公告)号: CN102427937A 公开(公告)日: 2012-04-25
发明(设计)人: R·A·梅林 申请(专利权)人: 纳幕尔杜邦公司
主分类号: B32B5/22 分类号: B32B5/22;D01D5/11;D01F6/04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孟慧岚;李炳爱
地址: 美国特***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排流层 衣服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复合织物的衣服,该复合织物具有多孔排流层和纤维阻流层、以及任选的包封复合织物的外织物层和/或内织物层。

发明背景

长期以来,人们希望使衣服能够不易受到流体例如水、血液和油的透湿,尤其是在高压点或高压区域例如肘部和裤的座区。

众所周知,向衣服中掺入可透气并且防水的膜可在赋予衣服透气性的同时使衣服防水,从而让使用者感觉更加舒适。例如膨胀的聚四氟乙烯(ePTFE)膜已被用于该应用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油脂和流出物形式的污垢可堵塞薄膜中的孔,从而严重影响膜的性能。人们曾尝试通过向所述膜涂覆允许水蒸汽通过的聚合物以便对该膜进行保护,但这会导致衣服的透气性下降。因此,需要在寿命和舒适性之间进行权衡。

人们希望提供具有改善的抗流体透湿性能的舒适的衣服,尤其是在高压区具有所述性能。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包含复合织物的衣服,该复合织物包括多孔排流层和闪纺聚烯烃丛丝薄膜-原纤片的纤维阻流层,其中纤维阻流层面向衣服的内部。

发明详述

术语“衣服”是指由使用者穿着以覆盖或保护使用者身体的某些部位免受天气或体外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影响的任何物品。例如外套、夹克、裤子、帽子、手套、鞋子、袜子、和衬衫都被认为是符合该定义的衣服。

术语“排流”层是指这样的层,其中流体可轻易地在整个层的平面通过并且可穿过层。所谓“穿过层”是指流体进入层的一侧,并且从层的另一侧流出。流体在整个排流层平面通过比穿过阻流层具有更小的流动阻力。

术语“阻流”层是指这样的层,其中流体不能轻易地穿过层。所谓“穿过层”是指流体进入层的一侧,并且从层的另一侧流出。流体穿过阻流层比在整个排流层平面通过具有更大的流动阻力。

术语“丛丝薄膜-原纤片”是指多个细的、带状、无规长度薄膜-原纤元件的三维整体网络,并且具有小于约4微米的平均薄膜厚度以及小于约25微米的中值原纤宽度。在丛丝结构中,薄膜-原纤元件一般与该结构的纵向轴线共延对齐,并且它们以不规则的间隔在贯穿该结构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多个位置间歇联合与分离以形成连续的三维网络。传统上,丛丝薄膜-原纤片是通过聚烯烃聚合物溶液的闪蒸纺丝法制备的纺粘片材料。

术语“非织造材料”是指包含多根无规分布的纤维的纤维网。纤维通常可以彼此粘结,或者可以不粘结。纤维可以是短纤维或连续纤维。纤维可包含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纤维的组合或者是分别由不同材料构成的类似纤维的组合。

当用于描述层的位置时,术语“外”是指背向穿着者的衣服的面向。术语“内”是指面向使用者的一侧。

术语“压延”是指使纤维网穿过两个辊之间的辊隙的工艺。辊可以彼此接触,或者可以在辊表面之间有固定的或可变的间隙。“无图案的”辊是指在能够制造它们的过程中具有平滑表面的辊。当纤维网通过辊隙时,没有点或图案使得在纤维网上特意生成图案,这不同于点粘合辊。

本发明涉及包含复合织物的衣服,该复合织物包括多孔排流层和闪纺聚烯烃丛丝薄膜-原纤片的纤维阻流层,其中纤维阻流层面向衣服的内部。排流层通过如下方式限制经受力或压力的流体例如被在肘部、座区等处被压缩挤进的流体穿过阻流层而发生的流体透湿:减小流体穿透排流层的压力,使得排流层经受显著减小的流体压力。排流层为柔性结构,其厚度、平均流孔径以及硬度或抗压性能足以使流体迅速在整个排流层平面通过并且远离压缩区域。此外,应当指出的是复合织物在阻流层两侧可具有排流层。

排流层可选自非织造织物、织造织物、针织织物、三维筛网、以及它们的组合。所述非织造织物可选自纺粘非织造材料、梳理非织造材料、针刺非织造材料、气流成网非织造材料、湿法成网非织造材料、射流喷网和闪纺非织造材料。本发明的非织造织物尤其有用类型的是纺粘非织造材料。如本文所用,术语“纺粘非织造材料”是指由长丝形成的非织造纤维网,这些长丝被挤出、拉伸、并沉积在连续的收集表面上。可通过任何若干种方法实现结合,所述方法包括点结合或图案结合、在高压下压延纺粘非织造材料或使纺粘非织造材料穿过饱和蒸汽室。

排流层可由无特别限制并且包括可熔纺的热塑性聚合物(例如聚烯烃、聚酯、聚酰胺、以及它们的组合)的聚合材料制成。优选的聚烯烃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优选的聚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优选的聚酰胺包括尼龙6和尼龙6,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0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