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19099.X | 申请日: | 201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4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纯司;中村彰成;行正章典;浦田隆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系统 以及 排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水路径中具备水净化器等需要定期更换的更换设备、温度传感器等在发生故障时进行更换的设备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具备它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燃料电池系统中,建议在需要维护的情况下从燃料电池的冷却水路径排出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4206号公报([0033]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虽然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燃料电池系统公开了在维护时排出冷却水路径内的水,但是燃料电池系统中具有冷却水路径以外的水路径,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燃料电池系统并没有考虑到如何根据进行维护时的状况从这些水路径执行排水。
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进行维护时的状况执行排水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水循环路径,上述燃料电池系统运转所需的水在该水循环路径中循环;分离机构,其构成为在排水时将上述水循环路径分割成多个块,并且将上述水循环路径中的水分到各块中;排水路,其与各块相连接;以及排水阀,其设置于上述排水路。
另外,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方法是如下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方法,该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水循环路径,燃料电池系统运转所需的水在该水循环路径中循环;分离机构,其构成为在排水时将上述水循环路径分割成多个块,并且将上述水循环路径中的水分到各块中;排水路,其与各块相连接;以及排水阀,其设置于上述排水路,该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方法如下:打开设置有需要维护的部件的块或被检测到异常的块所连接的排水路的排水阀,从而只对该块执行排水。
参照附图,基于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来明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方法,只有水循环路径内的需要排水的块的水被排出到水循环路径外,因此能够缩短排水动作后的充水动作时间,从而进一步提早完成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操作器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操作器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第一水循环路径的排水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图4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处理中的第一水循环路径的排水异常检测序列(sequence)的流程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第二水循环路径的排水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图6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处理中的第二水循环路径的排水异常检测序列的流程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水循环路径的所有块的排水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图8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处理中的水循环路径的排水异常检测序列的流程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0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排热回收水路径(水路径)的排水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0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储热水罐的排水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包括排水动作在内的一系列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变形例4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包括排水动作在内的一系列流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7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水循环路径的所有块的排水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8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排水处理中的水循环路径的排水异常检测序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9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