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机装置及相机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9024.1 | 申请日: | 201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5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浦岛良仁;和田穰二;高田登;田村一成;内田保;田村佳一;边见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2B7/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摄像元件的相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调整摄像元件的摄像面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度(あおり:斜拍)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具有调整摄像零件的摄像面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度(斜拍)的功能的摄像装置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现有的摄像装置中,在保持摄像元件的光轴倾角调整板上设置凸状半球面,在成像位置调整用螺纹部上设置凹状半球面。这些凸状半球面和凹状半球面的曲率半径相等,且曲率中心均设定在摄像中心,并且始终进行面接触。
在这种现有的摄像装置中,首先,将摄像元件组装到壳体内时,先使光轴倾角调整板的凸状半球面的曲率中心和摄像元件的摄像面的图像区域的中心位置对齐(中心对齐),在摄像元件向壳体内组装完毕之后,使成像位置调整用螺纹部旋转并向Z轴方向移动,从而调整成像位置(聚焦位置),之后使光轴倾角调整板以摄像面中心为旋转中心绕X轴旋转,从而(不偏离调整后的成像位置地)调整光轴倾角。
但是,在现有的相机装置中,摄像面的斜拍调整作业必须在摄像面的中心对齐、或聚焦位置调整完毕后来进行,斜拍调整作业的作业顺序的自由度较低(例如无法先只进行斜拍调整的作业)。并且,因光轴倾角调整板、成像位置调整用螺纹部是较大的部件,所以难以实现壳体内的空间节约(相机装置的小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776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上述背景下产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机装置,其斜拍调整作业的作业顺序的自由度较高,可实现壳体内的空间节约(相机装置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相机装置,该装置具有:组装在壳体内的摄像元件;第1斜拍调整部件,设置在摄像元件的背面侧,具有用于调整摄像元件的摄像面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度的凸状部分球面;及第2斜拍调整部件,放置在第1斜拍调整部件上,具有曲率半径及曲率中心与凸状部分球面相等的凹状部分球面;在将摄像元件向壳体内组装完毕之前,可在第1斜拍调整部件上放置第2斜拍调整部件,在使凸状部分球面和凹状部分球面彼此面接触的状态下调整摄像面的倾斜度,在调整完毕的状态下可将第1斜拍调整部件和第2斜拍调整部件彼此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一种相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相机装置具有:组装在壳体内的摄像元件;第1斜拍调整部件,具有用于调整摄像元件的摄像面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度的凸状部分球面;及第2斜拍调整部件,具有曲率半径及曲率中心与凸状部分球面相等的凹状部分球面。该制造方法中,在将摄像元件向壳体内组装完毕之前,在安装到摄像元件的背面侧的第1斜拍调整部件上放置第2斜拍调整部件;在使凸状部分球面和凹状部分球面彼此面接触的状态下,调整摄像面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度;在调整完毕的状态下将第1斜拍调整部件和第2斜拍调整部件彼此固定。
如下所述,本发明还包括其他方式。因此,本发明的公开用于提供本发明的部分方式,无意限制在此记述并请求保护的发明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第1斜拍调整部件及第2斜拍调整部件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相机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相机装置的壳体的内部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摄像元件的背面侧放置第1斜拍调整部件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以粘合剂固定摄像元件和第1斜拍调整部件的形态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表示在第1斜拍调整部件上放置第2斜拍调整部件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进行摄像元件的斜拍调整的形态的侧视剖面图。
图8是表示以粘合剂固定第1斜拍调整部件和第2斜拍调整部件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1斜拍调整部件和第2斜拍调整部件之间的间隙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相机装置
2壳体
5摄像元件
6第1斜拍调整部件
7第2斜拍调整部件
15凸状部分球面
16连续部分球面
21凹状部分球面
22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行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但以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并不限定本发明。发明范围由权利要求范围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9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为粉丝账户传递微博信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双闭环控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