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18926.3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萩原大介;榎并宏一;中村公一;笹本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64 | 分类号: | B60R21/264;B01J7/00;C06B45/36;C06D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代***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发生器 | ||
1. 一种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长条圆筒状的壳体,轴向的两端被封闭,在内部含有通过气体发生剂(62)燃烧而生成动作气体的动作气体生成室、和收容由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所生成的动作气体穿过其中的过滤器(70)的过滤器室;点火机构,配置在上述壳体轴向的一端部,产生用于使上述气体发生剂(62)燃烧的火焰;分隔部件(40),位于上述壳体的内部,将上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在轴向上分隔成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和上述过滤器室;区分部件(50),位于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的内部,区分出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
上述过滤器室位于比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靠近上述壳体轴向的另一端部一侧;
在上述壳体的限定上述过滤器室的部分的周壁部上,设有用于将穿过上述过滤器(70)的动作气体向外部喷出的多个气体喷出口(13);
上述区分部件(50)由配置在与上述壳体同轴上且内部具有中空部(55)的有底筒状的部件构成,含有从上述分隔部件(40)上的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一侧的端部沿着上述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筒状部,和封闭上述筒状部上的上述点火机构一侧的端部的底部(53);
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底部(53)位于比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上的上述点火机构一侧的端部靠近上述分隔部件(40)一侧;
上述气体发生剂(62)收容在除了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中空部(55)以外的部分的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中;
在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筒状部上,设有连通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中的收容了上述气体发生剂(62)的空间、和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中空部(55)的多个第1连通孔(54);
在上述分隔部件(40)的中央部上,设有用于连通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中空部(55)和上述过滤器室的第2连通孔(43);
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底部(53)具有随着朝向上述点火机构一侧而其外形逐渐减小的尖细形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底部(53)的外表面具有大致半球面形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底部(53)的外表面具有大致圆锥面形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筒状部具有沿着上述壳体的轴向内径以及外径为一定的圆筒状部(52);
上述多个第1连通孔(53)设在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圆筒状部(52)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筒状部还具有从上述圆筒状部(52)上的上述分隔部件(40)一侧的端部连续地伸出,且随着朝向上述分隔部件(40)一侧而逐渐扩径的扩径部(52a)。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含有构成上述壳体的上述另一端部以及上述周壁部的长条有底圆筒状的第1壳体部件(10)、和通过封闭上述第1壳体部件(10)的开口端而构成上述壳体的上述一端部的第2壳体部件(20);
上述第1壳体部件(10)由对电焊钢管的轴向端部的一侧进行闭合处理而成的成形品构成;
上述第1壳体部件(10)的外径R1充分满足15mm≤R1≤22mm的条件;
上述区分部件(50)上从上述底部(53)和上述筒状部的边界部分到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底部(53)上的上述点火机构一侧的端部的距离L1充分满足1mm≤L1≤7mm的条件;
从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底部(53)上的上述点火机构一侧的端部到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上的上述点火机构一侧的端部的距离L2和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的直径R2充分满足0.026≤L2/R2≤0.71的条件;
上述区分部件(50)的上述中空部(55)的直径R3和上述动作气体生成室的直径R2充分满足0.28≤R3/R2≤0.54的条件。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气体发生剂(62)作为燃料而含有胍系化合物,作为氧化剂而含有碱式硝酸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化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89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内压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西兰花保鲜方法及其天然复合保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