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自成型床垫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8773.2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1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S·马尔坎杰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L&P产权管理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7/045 | 分类号: | A47C27/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成型 床垫 方法 | ||
背景技术
在寝具行业中,床垫通常具有加垫绗缝被(cushioned quilt),例如附于床垫面层部分上的带枕头的间棉(pillow top)、欧式间棉(Euro-top)或盒式间棉(box-top)。加垫绗缝被与通过床垫的内衬和芯系统提供的绗缝被相比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垫料和舒适性。通常,加垫绗缝被和床垫被组装成提供这样一种外观,即加垫绗缝被是位于床垫本体顶部上的单独构件。
加垫绗缝被附于床垫本体上通常通过使用叫做衬垫(gusset,衬料)的一段折叠材料来完成,该衬垫沿床垫边框的周边并沿加垫绗缝被的周边连接。为了渡过床垫的四个拐角位置,过去衬垫需要将材料斜接、打褶、弄皱和增加接缝中的一个或多个工序。这种工序增加了制造过程的复杂性、时间和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下文的权利要求来限定而不是通过该发明内容来限定。在此基于以下原因提供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总体概述:提供公开内容的概述,并介绍以下在下文的详细描述部分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择。此发明内容并非旨在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主要特征,也非旨在用于单独地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用于将加垫绗缝被附于床垫上的拉绳的衬垫。该衬垫在不进行斜接、打褶或弄皱的情况下适贴床垫的拐角位置并确保床垫与加垫绗缝被之间的正确对齐。该衬垫包括沿折叠位置附接的套管,该套管延长衬垫长度并将衬垫等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拉绳设置在该套管内并具有从套管的相应开口端延伸的一对端部。衬垫的第一部分沿第一边缘附于床垫的边框(border)上。拉动拉绳的该对端部以缩小衬垫在折叠位置的周边并将衬垫的折叠位置拉向床垫的中心并远离边框。该对端部被固定以保持拉绳上的拉力/张紧力并且衬垫的第二部分朝床垫的边框在折叠位置在第一部分上方折叠。加垫绗缝被沿衬垫的第二部分附于第二边缘上。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说明性的实施例,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构造成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自成型床垫罩的床垫的透视图;
图2是加垫绗缝被被切割的床垫的俯视平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带拉绳的衬垫的自成型床垫罩;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带拉绳的衬垫的自成型床垫罩在拉紧拉绳之前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包括带拉绳的衬垫的自成型床垫罩的床垫的在图1的线4-4处的放大、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带拉绳的衬垫的自成型床垫罩的拉绳的在图2的部分5的放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带拉绳的衬垫的平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带拉绳的衬垫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带拉绳的衬垫的沿图6的线8-8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制造自成型床垫罩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制造自成型床垫罩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专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题以满足法定要求。但该描述本身并非旨在一定会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相反,要求保护的主题可与其它现有技术或未来技术相结合地采用其它方式来实施而包括不同步骤或类似于在本文档中描述的步骤的步骤组合。术语不应该被解释为暗示本文的各种步骤当中或步骤之间的任何特定次序,除非清楚地描述了单独的步骤的次序且这种情况除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自成型床垫罩的方法。使用带拉绳的衬垫将加垫绗缝被附于床垫上。该衬垫适贴床垫的拐角位置并确保床垫与加垫绗缝被之间的适当对齐。衬垫的第一边缘附于床垫边框上。衬垫包括将衬垫的长度分为具有第一边缘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第二边缘的第二部分的折叠位置。套管沿折叠位置附于衬垫上并具有充分的长度以配给套管的相对开口端。拉绳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套管内并具有相应地从套管的相对开口端延伸的一对端部。经由拉绳的该对端部使拉绳张紧。由此,衬垫的折叠位置被远离床垫边框向内牵拉。拉绳的该对端部被固定以维持张紧。衬垫在折叠位置折叠使得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上方。加垫绗缝被沿第二边缘附于衬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P产权管理公司,未经L&P产权管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8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浆状环流放射性废水吸附处理装置
- 下一篇: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