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18225.X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4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田所由香里;浜田香留树;庄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将多个电池排列起来做成电池组件,并将多个该电池组件组合起来构成电池组的技术。特别是在电力汽车中,将上述电池组搭载于电力汽车来作为电动机的驱动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45384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电池组中,在对电池控制器等辅助器件类进行冷却的情况下,需要设置专用的冷却装置,因此成为导致重量增加和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设置专用的冷却装置就能够高效地将电池控制器冷却的电池组。
本发明的电池组隔开规定间隙地堆叠多个电池组件,以使电池控制器面对上述规定间隙的状态将该电池控制器安装在该电池组件上。另外,本发明的电池组件不仅包含由多个电池构成的电池组件,也包含由单体电池构成的电池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自图1中的电池组拆下辅助器件类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自图3中的电池组拆下安装面板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附图一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立体图。另外,以下对将在厚度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电池的电池组件上下堆叠而成的电池组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将单体电池上下堆叠而成的电池组。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由沿上下方向堆叠的3层电池组件3、5、7、及安装在这些电池组件3、5、7的侧部的辅助器件类构成。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前方侧、后方侧和车宽度方向的朝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地配置。上述电池组件由配置在最上层的上侧电池组件3、配置在高度方向中央侧的中央侧电池组件5、及配置在最下层的下侧电池组件7构成为三层。这些电池组件3、5、7彼此借助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长状的支承板11相连结。另外,电池组件3、5、7各自将多个板状的电池9在车宽度方向(电池9的厚度方向)上并联连结。并且,具体地讲,上述辅助器件类包含电池控制器(例如锂离子电池控制器)13、配线(未图示)。该电池控制器13用于对电池组1的充电放电进行控制和监视。由于因该控制等而产生热量,因此,为了将电池控制器13保持在规定温度以下,需要适当地冷却。
图2是表示自图1中的电池组拆下辅助器件类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在拆下了辅助器件类后的电池组1的侧部设有后述的加强构件37和自该加强构件37之上安装的安装板21。该安装板21的外周部分利用螺栓连结在电池组1的侧面。在安装板21的高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利用侧视呈大致X字形交叉的肋21a形成有4个大致三角形的开口部21b。以覆盖这些开口部21b的方式安装有以单点划线表示的电池控制器13。另外,设置在上侧电池组件3与中央侧电池组件5之间的第1间隙G1(参照图4)面对安装板21的开口部21b地配置。
图4是表示自图3拆下安装面板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4所示,在上侧电池组件3、中央侧电池组件5和下侧电池组件7的侧面设有矩形的端板31。在该端板31上接合有加强构件37。该加强构件37结合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长状的支承板11。
另外,在上侧电池组件3与中央侧电池组件5之间形成有第1间隙G1,在中央侧电池组件5与下侧电池组件7之间形成有第2间隙G2。即,上侧电池组件3与中央侧电池组件5的上下距离是D1,中央侧电池组件5与下侧电池组件7的上下距离是D2。这样,电池组件3、5、7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彼此在上下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隙G1、G2地配置。第1间隙G1的上下尺寸D1形成为大于第2间隙G2的上下尺寸D2。
而且,如单点划线所示,电池控制器13面对第1间隙G1地配置。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包括设有规定的间隙G1、G2地堆叠的多个电池组件3、5、7、及面对上述规定的间隙G1地安装在该电池组件3、5、7的侧部的电池控制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8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