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蓄电装置的液体泄漏扩散抑制结构以及母线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17625.9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4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永田修一;对马学;渡边茂德;庄子隆雄;山崎彦人;池田智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1/28 | 分类号: | H01R11/28;H01R4/30;H01R4/18;H01M2/20;H01M2/32;H01M10/4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郭晓华;杨晓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装置 液体 泄漏 扩散 抑制 结构 以及 母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蓄电装置的电解溶液的液体泄漏扩散抑制结构,还涉及母线模块,蓄电装置例如为二次电池或类似物。
背景技术
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333343(JP-A-2000-333343)所述(图7、图8、图14等),在安装在混合动力车或电动车上的例如二次电池或类似物的电池中,母线模块(电池连接模块)被附着到电池组件的两侧,以便串联连接构成电池组件的多个电单体(electric cell)。母线模块由合成树脂或类似物构成。各个母线模块具有:母线,各个母线电气连接电单体的电极与另一电单体的电极;电压检测端子,各个电压检测端子被设置为用于检测一个或多于一个电单体的电压。电单体的电极、母线以及电压检测端子通过旋拧螺母或类似物固定在一起。各个电压检测端子包含:电气接触部分,其接触母线,以便检测电单体的电压;压接接触部分,用于将在电气接触部分上检测到的电压输出到电池控制器(未示出)的电缆通过压接连接到该部分。
图6A为电单体和母线模块之间的连接位置的放大的截面图。如图6A所示,母线21的两个相反端面中的一个被放置为与电单体10的电池电极柱11接触。母线21的两个相反端面中的另一个与电压检测端子22的电气接触部分22a接触。于是,将螺母23紧紧地旋拧到设置在电池电极柱11上的螺纹部分12,使得母线21和电压检测端子22紧紧地旋拧和固定到电池电极柱11。
图6B为从安装方向(Y方向)看的母线模块20的视图。在各个电单体10的正电极P和负电极N中,负电极N具有电压检测端子22。母线模块20具有布线空间S,其中,设置有电缆C和电压检测端子22的压接接触部分22b。
例如二次电池以及类似物的电池在其中以密封的方式容纳电解溶液。取决于反应机制或温升,发生蠕变现象(creep phenomenon),且电解溶液有时在电极上泄漏到外部。有时,由于母线模块的电压检测端子或电缆暴露于电解溶液,这导致故障等等,例如,由于电解溶液泄漏(液体泄漏)经由电缆扩散到另一电气部件部分,或是由于电解溶液泄漏在电缆的芯线上移动的,在电池功能中产生的问题。
另外,对于电池,针对电解溶液泄漏的对策并不充分。特别地,母线模块的上述电压检测端子22各自具有这样的结构:电压检测端子22的压接接触部分22b(特别地,电缆C的芯线在其上压接以便电气连接电缆C与电气接触部分22a的压接接触表面侧)朝向电池电极柱11侧。在此结构中,当电解溶液从电池电极柱11泄漏、沿着电池电极柱11直接流动并由于重力下行到较低侧时,电解溶液容易进入压接接触部分22b。因此,该结构允许泄漏的电解溶液容易地进入电缆的芯线,这一点是不受欢迎的。除此之外,电池具有允许电解溶液泄漏经由电缆容易地进入另一电气部件部分的结构。
除此之外,如前面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333343(JP-A-2000-333343)所述(图7、图8、图14等),各个电压检测端子被设置在两个电池电极的负电极上。关于容纳碱性电解溶液的电池——例如镍金属氢化物蓄电池(Ni-MH电池)、镍镉蓄电池(Ni-Cd电池)等——内电解溶液的封装,电解溶液的泄漏通过在正或负电极端子部分的电池槽中布置用橡胶、尼龙(注册商标)或类似物制成的衬垫并向之施加适当的压力来防止。然而,已经知道,碱性电解溶液表现出蠕变现象,其中,电解溶液在金属表面上蠕变,因此使得完全密封非常困难。特别地,已经知道,比起正电极,此现象更可能在负电极上发生。因此,在电压检测端子连接到负电极侧的情况下,在负电极上泄漏的电解溶液扩散到电压检测端子的距离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了这样的结构:在负电极上泄漏的电解溶液可能被引导到电压检测端子。
除此之外,如图6B所示,形成布线空间S(在母线模块20上形成的挖剪部分(cutout))以便压接电缆C,布线空间S是在合成树脂制成的母线模块20上形成的,电线C和电压检测端子22的压接接触部分22b将被布置在其中。在布线空间S中,电线C和电压检测端子22的压接接触部分22b被布置,而不在母线模块20的纵向方向留下间隙。因此,在电解溶液在正电极P或负电极N上泄漏并扩散到邻近电压检测端子的压接接触部分22b的情况下,由于布线空间S的壁和压接接触部分22b或电缆C之间没有空隙,电解溶液泄漏不存在逸出电压检测端子22的压接接触部分22b并在压接接触部分22b附近累积的出口,故电解溶液可能进入电缆C的芯线,并可能由于毛细管作用而在电缆C的芯线内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7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及其在降解异喹啉中的应用
- 下一篇:制酒的分离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