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管、放电灯和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17456.9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5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饭田史朗;关胜志;内田纪幸;前田和男;三贵政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32 | 分类号: | H01J61/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岳;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电灯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密闭状态的放电容器的两端配有电极而成的发光管、具备该发光管的放电灯以及具备该放电灯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荧光灯等的发光管具有例如内表面形成有荧光体层的玻璃管和在灯丝线圈(filament coil)位于该玻璃管内的状态下封接于上述玻璃管的端部的电极,在内部封入有汞、稀有气体等。经由与玻璃管的内部处于连通状态的细管封入汞、稀有气体等。
荧光灯的灯效率由封入发光管内的汞的蒸汽压等来规定,该汞蒸汽压由点亮时的发光管的最冷点处的温度(以下,称为“最冷点温度”。)来规定。因此,以点亮时的发光管的最冷点温度为最佳的温度的方式来构成。
形成最冷点的地方由发光管的形状、细管的长度、玻璃管内的电极(灯丝线圈)位置等决定。例如,在细管短的情况下,其形成于发光管内的两个电极间(以下,也称为放电路径。)的任意的地方(参照专利文献1),在细管长的情况下,其形成于细管内的远离电极的地方(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1768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552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最冷点温度以使额定点亮时(额定灯功率下的点亮时)的灯效率变高的方式进行规定,因此,具有在比额定灯功率小的灯功率下的点亮时,例如,在调光点亮时,灯效率明显变差的这种课题。
即,在调光点亮时因减少从发光管发出的光通量,所以灯电流降低,因此,为了维持灯丝线圈的温度,需要在电极通过辅助电流。由于灯电流的降低,从而在发光管内的放电路径中温度降低,在最冷点处处于放电路径中的情况下,最冷点温度降低。
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极通过辅助电流,从而当电极的温度上升时,细管内的温度上升,在最冷点处处于细管内的情况下最冷点温度上升。此时,发光管的温度下降,在发光管内的温度比细管内的温度低的情况下,成为最冷点处变到温度低的放电路径侧。
无论额定点亮时的最冷点处存在于放电路径和细管的哪一方,通过进行调光点亮,都会使最冷点处的温度发生变化,结果是,偏离最佳的温度,灯效率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灯功率变动也能够维持高的灯效率的发光管和放电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光管其在密闭状态的放电容器的两端配置电极而成,所述发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容器在被所述电极夹持的电极间区域的规定部位具有膨胀部,在额定灯功率下的点亮时,在所述电极间区域以外的端部区域存在最冷点处,在比所述额定灯功率低的规定的灯功率下的点亮时,最冷点处存在于所述膨胀部内。
在此,“被电极夹持的电极间区域”是灯丝线圈的中心轴间的区域,进而,具体而言,是指由与放电容器中的配有电极的部分的轴心正交且包含灯丝线圈的中心轴的面夹持的区域。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发光管中,在额定灯功率下的点亮时,在所述电极间区域以外的端部区域存在最冷点处,在比所述额定灯功率低的规定的灯功率下的点亮时,最冷点处存在于所述膨胀部内,因此,最冷点温度易成为最佳的温度,即使灯功率变动,也能够维持高的灯效率。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具有:贯通所述放电容器的端壁的一对引线;以及由所述一对引线的在所述放电容器内的端部支承的灯丝线圈,所述放电容器的端壁内表面与最近的所述灯丝的距离在所述放电容器的两侧相互不同,所述额定灯功率下的点亮时的最冷点处存在于所述距离大的电极侧的端部区域。
或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容器在所述细管内部与所述电极间区域连通的状态下,在与所述端部区域对应的部位具有一个以上的一端被密封的细管,在所述额定灯功率下的点亮时的最冷点处存在于所述细管内。
或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具有:贯通所述放电容器的端壁的一对引线;以及由所述一对引线的在所述放电容器内的端部支承的灯丝线圈,所述放电容器的端壁内表面与最近的所述灯丝的距离在所述放电容器的两侧相互不同,所述放电容器在所述细管内部与所述电极间区域连通的状态下,在所述距离大的一侧的所述端壁具有一端被密封的细管,在所述额定灯功率下的点亮时的最冷点处存在于所述细管内。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容器由两端被压坏密封的玻璃管构成,所述玻璃管以其中央部为回转中心,形成俯视时的双螺旋状。在此说的“俯视时”是指从假想的回转轴的延伸的方向观察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74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馈电开关、起动器的封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