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7396.0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5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示泽寿之;野上智造;山田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J11/00 | 分类号: | H04J11/00;H04L5/00;H04W72/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本申请基于2009年4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106251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例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第3代)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先进)、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那样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将多个由基站(发送站、发送装置、eNodeB)覆盖的区配置成蜂窝状的蜂窝结构,能扩大通信区。另外,尽管通过在相邻的小区(扇区)间使用不同的频率,能使位于小区边缘区域的移动终端(接收站、移动台、移动终端装置200、UE(用户设备))不受干扰地进行通信,但存在与频率利用效率相关的课题。因此,通过在各自的小区(扇区)重复利用同一频率,能大幅度提高频率利用效率,但此时需要对位于小区边缘(小区端部)区域的移动终端的干扰的对策。
其中,研究了通过在相邻小区间进行相互协作的小区间协作通信来减轻或抑制对小区边缘区域的移动终端的干扰的方式。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作为那样的方式,研究了CoMP(协作多点)传输方式等。另外,作为CoMP传输方式,研究了在小区间对相同或不同数据进行协作发送的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在小区间协作来进行调度或控制的协作调度/波束成形(Coordinated Scheduling/Beamforming)等。
图21和图22表示从小区中心区域移动到小区端部区域的移动终端的一例。在图21中,移动终端M1位于基站B1的小区中心区域,与基站B1进行通信,并且正在向着基站B1和基站B2之间的小区边缘区域移动。在图22中,该移动终端M1位于基站B1和基站B2之间的小区边缘区域,进行基站B1和基站B2之间的协作通信。如图21和图2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移动终端相对于基站的位置,该移动终端进行与单个基站之间的通信或者与多个基站之间的协作通信。
另一方面,通过根据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的传输路径状况,自适应地控制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MCS(调制编码方案))、空间复用数(层、秩)、预编码权重(预编码矩阵)等,能实现效率更高的数据传输。例如,能使用在非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方法。
在例如考虑进行从基站向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的下行线路(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为了进行那样的自适应控制,如图23所示,需要基于从基站B发送的基站固有的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导频信号、已知信号,在移动终端M中估计下行线路的传输路径状况,并通过进行从移动终端向基站的数据传输的上行线路(上行链路)来将CSI等反馈信息FI反馈到基站。
在利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方式、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方式那样的多载波传输方式作为传输方式的情况下,能使用图24所示的使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的资源元散乱(疏散)的参考信号作为基站固有的参考信号。作为基于使用那样的参考信号而估计出的传输路径状况的反馈信息,能使用频率响应、接收信号功率对干扰/噪声功率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power Ratio))等表示传输路径状况的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传输路径状况信息))、对基站的推荐发送格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传播路径质量指示符))、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ex;预编码矩阵索引)等。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 Physical Layer Aspects (Release X)、3GPP TR 36.814 V0.3.2(2009-01)、2009年1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7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