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茶饮料提取用茶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17023.3 申请日: 2010-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2413706A 公开(公告)日: 2012-04-11
发明(设计)人: 笹目正巳;衣笠仁;冈野谷和则;伊藤章雄;井料均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伊藤园
主分类号: A23F3/00 分类号: A23F3/00;A23F3/16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庞立志;高旭轶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绿茶 饮料 提取 用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适宜地用作填充于罐或PET瓶等容器中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的原料茶叶、或填充于茶包等中的茶叶等的绿茶饮料提取用茶叶。

背景技术

茶自古以来就受到世界上人们的喜爱,以绿茶为代表的不发酵茶、以乌龙茶为代表的半发酵茶、以红茶为代表的发酵茶等的种类和饮用方法均多种多样。

日本的绿茶包括以茶叶和饮料(drink)的形态而贩卖的,其大部分是将采摘的茶生叶用蒸汽蒸以使茶生叶所含的氧化酶失活(杀青)后,通过粗揉、揉捻、中揉和精揉等进行揉搓、干燥,经由这一系列工序而制造的(参照非专利文献1)。

如此通过用蒸汽来蒸生叶的蒸热法将茶叶杀青时,由于蒸热使茶叶整体变柔软,故可提高茶叶中的成分的溶出性,可以泡出浓茶。

另一方面,对中国茶或日本的锅炒茶(锅炒制玉绿茶)等来说,却是采用代替蒸热而通过用加热的锅炒制茶叶来使氧化酶失活(杀青)的方法(参照非专利文献1)。

通过直火加热对茶叶进行杀青,可增发锅炒特有的香味,同时可精加工为味道舒畅的茶,因此最近也销售使用了用锅炒制造的原料茶叶的茶饮料。

可是,绿茶饮料除了不耐氧化劣化、会产生劣化气味之外,还具有在刚制造后产生被称为一次沉渣的沉淀(也被称为冷后浑)、或在绿茶的情形中会在保存中产生被称作二次沉渣的沉淀等问题。因此,一直以来,为了抑制氧化劣化、抑制不悦气味的产生、以及抑制一次沉渣?二次沉渣的产生,对于用作绿茶饮料的原料的加工茶叶提出了各种方案。

例如,公开了通过用直火的热来进行锅炒处理,使微粉难以出现,抑制了劣化气味生成的原料茶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1)。此外,还公开有以茶叶中的茶没食子素或小木麻黄素(ストリクチニン)为指标来抑制管理二次沉渣产生的方法(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

此外,作为饮料用原料茶的制造方法,公开有将茶叶设置在减压槽中一边进行减压一边进行微波或远红外线加热,在短时间内进行干燥从而抑制原料茶的氧化的方法(专利文献4)。

进一步地,公开了通过将绿茶饮料中的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调整为一定量,并抑制草酸浓度、调整咖啡碱相对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比率,由此可制造色调长期稳定的高浓度儿茶素饮料(专利文献5)。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静冈県茶業会議所編、1988、「新茶業全書」、静冈県茶業会議所、p275-276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86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000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31016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3445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0582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一直以来,在日本将绿茶用茶壶等泡上并在温热时饮用是常见的,但随着PET瓶装绿茶饮料等容器装绿茶饮料的普及,产生了新的问题。即,在容器装绿茶饮料的情形中,为了在制造后暂时保存,故要求在此期间不发生沉渣产生、或褐变等经时劣化。此外,由于凉了饮用的情形多,故要求即使凉了也可以可口地饮用。进一步地,容器装绿茶饮料为可进行工业生产,故要求可在短时间高效提取可口的茶的原料茶叶。这些方面对于茶包用的原料茶叶也是一样的。

因此本发明为了提供适宜用作填充于罐或PET瓶等容器中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用的原料茶、或填充于茶包等中的原料茶等的绿茶饮料提取用茶叶,而将提供新的绿茶饮料提取用茶叶,其可以提取即使保存也难以产生沉渣或褐变等、即使凉了也可以可口地饮用的绿茶饮料,并可在优选短时间内高效地提取可口的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下述绿茶饮料提取用茶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干燥茶叶总重量的含有茶氨酸的重量比例X(%)、与相对于咖啡碱含量的单糖类含量的重量比例Y的关系满足以下条件(1):

(1)??-0.136X+0.35≤Y≤-0.136X+0.46

只要是这样的绿茶饮料提取用茶叶,则可以提取即使保存也难以产生沉渣或褐变等、且即使凉了也可以可口地饮用的绿茶饮料。

进一步地,通过将压实度调整为0.85~0.95,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提取可口的茶,因此适于工业生产容器装绿茶饮料。此外,由于可在短时间内提取,故也适宜作为茶包装绿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伊藤园,未经株式会社伊藤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7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