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来自转发器的HARQ/NACK反馈信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6991.2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6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朴奎镇;权英现;郑载薰;赵汉奎;文诚颢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吕俊刚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来自 转发器 harq nack 反馈 信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检测HARQ ACK/NACK反馈信号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中继节点设备。
背景技术
如果基站与UE之间的信道条件较差,则可以在该基站与该UE之间安装中继节点(RN),以向该UE提供具有更好信道条件的无线电信道。RN还可以安装在具有较差信道条件的小区边缘区域中,以提供更高速度的数据信道,扩展小区服务区域。因而,RN被广泛用于减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盲区(radio dead zone)。
虽然常规中继方案仅采用仅放大信号的转发器(repeater)功能,但是近来已经将中继方案开发成更加智能的形式。RN技术对于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增加服务覆盖并改进吞吐量、同时降低与增加基站数相关联的成本和回程网络(backhaul network)的维护成本是必不可少的。随着RN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这种新无线通信系统来支持在常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RN。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3GPP LTE)系统中,由于RN已经采用了转发基站与用户设备(UE)之间链路连接的功能,所以具有不同属性的两种链路已经分别被应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频带。设置在基站与RN之间的连接链路被限定为回程链路。使用下行链路资源的频分复用(FDD)或时分复用(TDD)传输被称作回程下行链路,而使用上行链路资源的FDD或TDD传输被称作回程上行链路。
图1例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回程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构造。
如图1所示,RN可以通过中继回程下行链路从基站(或eNode B(eNB))接收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中继回程上行链路向基站发送信息。该RN可以通过中继接入下行链路向UE发送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中继接入上行链路从UE接收信息。
在已经改进了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LTE系统的LTE高级(LTE-A)系统支持RN的情况下,基站需要响应于从该RN至该基站的上行链路传输向该RN反馈ACK/NACK。然而,LTE-A系统中不存在用于响应于来自RN的上行链路传输来从基站发送ACK/NACK反馈的方法,并且也不存在与针对ACK/NACK反馈的信道分配相关联的设计和建议。然而,在LTE-A系统支持RN的情况下,需要设计从基站至该RN的下行链路ACK/NACK反馈,并且需要设计用于该下行链路ACK/NACK反馈的信道。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解决该问题而设计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RN中检测HARQACK/NACK反馈信号的方法。
为解决该问题而设计的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HARQACK/NACK反馈信号的RN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以上所述,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以下描述将清楚地明白其它目的。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向中继节点(RN)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非确认(ACK/NACK)反馈信号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演进节点B(eNode B)接收特定信道配置信息,该特定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发送所述HARQ ACK/NACK反馈信号的特定信道的起始点和相对于所述特定信道的所述起始点指示所述特定信道中的分配了所述RN专用的特定信道的位置的偏移信息,从所述eNode B接收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HARQ ACK/NACK反馈信号,以及基于所接收到的特定信道配置信息来检测所述RN专用的所述特定信道并对所接收到的HARQ ACK/NACK反馈信号进行解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从所述eNode B接收针对所述HARQACK和/或HARQ NACK信号的预定代码索引信息,以及基于所述代码索引信息和应用于所接收到的HARQ ACK/NACK反馈信号的代码索引来确定所接收到的HARQACK/NACK反馈信号是ACK还是NAC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6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