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坯拉伸吹塑制品以及用于该制品的无规共聚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4056.2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1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鹿邑;M·勒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00 | 分类号: | B29C49/00;C08F11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制品 以及 用于 共聚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般涉及适合用于注坯拉伸吹塑的聚合物。具体地,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适合用于注坯拉伸吹塑的金属茂无规丙烯基共聚物。
背景技术
人们已经尝试将基于丙烯的无规共聚物用于注坯拉伸吹塑(injection stretch blow molding)(ISBM)用途。但是,为了实现高透明度,ISBM级聚丙烯树脂常常 用基于山梨糖醇的澄清剂进行澄清化处理,而这种澄清剂并不适合医疗用途。 而且,聚丙烯(PP)ISBM方法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ISBM方法要求更高, 特别是在再加热阶段中。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树脂,它在ISBM方法中更容易再加热,并且在无需 使用不利的澄清剂的情况下提供具有高透明度的ISBM制品。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注坯拉伸吹塑(ISBM)制品。所述ISBM制品大体包 含金属茂无规丙烯基共聚物。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注坯拉伸吹塑(ISBM)医疗和化妆品包装以及挠 性容器,其包含金属茂无规丙烯基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约为 1-40分克/分钟,熔点小于130℃,雾度小于5%,在45°的光泽度大于75%。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用来形成注坯拉伸吹塑(ISBM)制品的方法,该 方法包括提供金属茂无规丙烯基共聚物,将所述丙烯基抗冲共聚物注塑成预成 形件,以及将所述预成形件拉伸吹塑成制品。
附图简述
图1显示了ISBM制品的最大顶部负荷强度。
发明详述
引言和定义
现在给出详细说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每一项限定一项独立发明,为了 防止侵权,应认为该独立的发明包括权利要求中规定的各要素或限制的等同内 容。根据上下文,以下所有提到的“本发明”,在一些情况下都可以仅指某些具 体的实施方式。在其他情况下,可以认为所提到的“本发明”是指一项或多项权 利要求中叙述的主题,但不一定是所有权利要求中叙述的主题。以下将更详细 地描述各发明,包括具体实施方式、形式和实施例,但是各发明并不限于这些 实施方式、形式或实施例,说明书中包括这些实施方式、形式和实施例是为了 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结合本专利中的信息和可用的信息与技术来实 现和应用各发明。
本文使用的各种术语如下文所示。对于权利要求中使用但是下文中没有定 义的术语,应给予在提交本申请时相关领域的人员按印刷出版物和颁布的专利 中表述而赋予该术语的最宽泛的定义。此外,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述的所有 化合物都可以是取代或未取代的,列出的化合物包括其衍生物。
下面进一步列出各种范围。应当认识到,除非另外指出,否则端点是可以 互换的。此外,在该范围内的任意点都考虑为在本文中已得到解释。
在本文中,″不透明″表示可见光无法透过某个制品,也即是说,不透明的物 体基本上能够阻止所有可见光的透射。″透明的″表示基本上所有的可见光都可 以通过所述制品。术语″半透明″表示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的)可见光可以透过所 述制品。
文中所用的术语“触感”指皮肤接触外部材料(例如布或塑料)时产生的感 觉。因此,文中所用的“良好的触感”指握住瓶子时的感觉,例如瓶子的柔软性。
催化剂体系
用于聚合烯烃单体的催化剂体系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催化剂 体系。例如,该催化剂体系可包含金属茂催化剂体系、单中心(single site)催化 剂体系、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或它们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可 以对催化剂进行活化,用于之后的聚合反应;催化剂可以结合使用载体材料, 或者可以不结合使用载体材料。下面给出了对这些催化剂体系的简要讨论,但 是这些简要讨论决不是用来将本发明的范围局限于这些催化剂。
例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一般由金属组分(如催化剂)与一种或多种其 他组分例如催化剂载体、助催化剂和/或例如一种或多种电子给体的组合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弗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4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