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中的操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12482.2 | 申请日: | 2010-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6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恭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W48/04 | 分类号: | H04W48/04;H04B1/70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李波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系统 中的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中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通过无线电与无线基站单元(以下称为基站)连接。移动台通过基站向相对移动台发送语音数据、图片数据、电子邮件等,以及从相对移动台接收语音数据、图片数据、电子邮件等。为了使得移动台处于可通信状态,移动台必须位于来自基站的电磁波能够达到的范围内。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可通信区域得到了扩展,从而移动台可以在广阔的区域中进行通信。
然而,由于在广阔区域中进行通信成为可能,相反有时会出现不便。例如在医院,有可能由于从移动台输出的上行链路电磁波而使得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此外,出于对人们造成不便的考虑,在某些地方通常禁止打电话,诸如火车和医院大厅之类许多人聚集在一起的地方,以及诸如图书馆、电影院和音乐厅之类要求安静的地方。然而,这仅是在道德上禁止。如果尝试通信,则还是能够通信。
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限制移动台在特定区域的功能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JP 2000-278755A)中,基站在另一基站的电磁波区域中形成一个电磁波区域并且发送通知信号,该通知信号利用不同于该另一基站使用的扩频码的特定扩频码进行了扩频。如果从基站接收了利用特定扩频码扩频的通知信号,则移动台的功能被限制。
此外,专利文献2(JP 2008-17105A)公开了一种CDMA(码分多址)类型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可以在无线基站单元覆盖的小区中进行通信。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中继台将从无线基站单元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扰码转换成特定码,并且向限制区域发送利用该特定码扩频的下行链路信号以限制通信。当接收到从移动中继台发送的特定码的下行链路信号时,移动台限制预定服务的通信并且利用上行链路信号来通知对该预定服务的通信的限制。当通过无线基站单元从移动台接收到利用上行链路信号对预定服务的通信的限制的通知时,控制单元限制预定服务向移动台的通信。
如上文所述,当从移动中继台发送已经利用特定扰码扩频的信号时,如何确定扰码成为问题。这一点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扰码是用于标识小区的代码。扰码的数目不是无限的,在W-CDMA蜂窝系统中规定了512种代码。为了防止干扰,在短距离的小区之间不使用同种扰码。
当确定扰码时,基于基站的位置和设备以及天线配置通过计算机仿真来针对每个基站估计电磁波到达区域。设置每个小区的扰码,使得同种扰码被分配给到达区域重叠的基站。然而,当安装移动中继台和安装新的基站时,设计者必须再次执行设置。此外,由于扰码是使用计算机仿真设置的,因此存在仿真结果与实际电磁波到达区域之间存在误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干扰已经发生因此必须重新进行设计。因此,设计者的负担变得较为繁重。此外,移动中继台有可能安装在未指定的位置。因此,通信提供者难于掌握移动中继台的安装位置和该移动中继台所使用的扰码。
专利文献3(JP 2006-140829A)中描述了用于确定扰码的技术。根据专利文献3中描述的用于设置扰码的方法,基站在确定下行链路扰码之前发送临时下行链路扰码。然后,基于来自已有移动台的接收报告和来自基站控制单元的周围小区列表来确定最终下行链路扰码。
此外,本发明的发明人可以了解的技术包括专利文献4(JPH11-220764A)。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1】:JP 2000-278755A
【专利文献2】:JP 2008-17105A
【专利文献3】:JP 2006-140829A
【专利文献4】:JP H11-220764A。
发明内容
然而,如专利文献3中描述的使用临时下行链路扰码的技术是基于移动台位于移动中继台的发送区域中的前提。因此,如果限制区域中没有移动台,则永远不可能确定扰码。
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方法,其中在移动台通过形成功能受限区域的中继台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中继台所使用的扰码可以被确实并简单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2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