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烯胺羰基化合物的新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12425.4 申请日: 2010-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2356077A 公开(公告)日: 2012-02-15
发明(设计)人: 诺伯特·刘;延斯-迪特玛·海因里希 申请(专利权)人: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05/12 分类号: C07D405/12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谢顺星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备 羰基 化合物 新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4-氨基丁-2-烯羟酸内酯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些特定的取代烯胺羰基化合物作为杀虫活性化合物公布于EP 0 539 588 A1。此外,国际专利申请WO2007/115644、WO 2007/115643和WO2007/115646也描述了相应的杀虫活性的烯胺羰基化合物。

通常,烯胺羰基化合物根据下面的路线1由特窗酸(tetronic acid)和一种胺合成。该方法描述于例如EP 0 539 588 A1和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es),27卷,8,1907至1923页(1988)中。

该方法的一个特定的缺陷在于需要用无水特窗酸作起始化合物,而无水特窗酸的制备方法复杂且费用高昂。

例如,特窗酸通常由乙酰乙酸乙酯通过溴化并随后进行氢化而制备(参见合成通讯(Synthetic Communication),11(5),385-390页(1981))。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的特窗酸的总收率低于40,这使得该方法从工业角度看不是非常有吸引力。

瑞士专利503 722描述了另一种制备特窗酸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4-氯乙酰乙酸酯与一种芳香胺反应得到3-芳基氨基巴豆酰内酯,然后通过用无机酸处理而释放出特窗酸。该方法的缺陷是特窗酸的分离仅可通过高真空升华进行,这也使得该方法从工业角度看不是非常有吸引力。

另一种制备特窗酸的方法描述于EP 0 153 615A中,其由2,4-二氯乙酰乙酸酯起始反应。这同样是多级且复杂的方法,同样仅能得到65%中等总收率的所需化合物。

四面体快报(Tetrahedron Letters),No.31,2683和2684页(1974)描述了特窗酸和一种相应烯胺羰基化合物的制备。其中描述的合成在下面的路线2中再现。所用的原料是乙炔二甲酸二甲酯。

该方法的缺陷是仅为30%的较低总收率,以及必须使用昂贵反应物例如氢化铝锂(LiAlH4)作试剂。

在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由乙酰乙酸甲酯起始来制备烯胺羰基化合物的方法(杂环化学杂志(J.Heterocyclic Chem.),21,1753(1984))。对于该方法,所用的原料是昂贵的4-溴-3-甲氧基丁-3-烯羧酸酯。

另一种方法由一种4-氯乙酰乙酸酯开始,其与胺反应(杂环化合物,27卷,No.8,1988,1907-1923页)。得到氨基呋喃的反应在一个步骤中进行。这包括将胺与冰醋酸加入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苯溶液中,并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回流几小时。该合成方法中4-甲基氨基-2(5H)-呋喃酮的收率仅为40%。

EP 0 123 095 A公开了一种由3-氨基-4-乙酰氧基巴豆酸酯制备特窗酰胺的方法。3-氨基-4-乙酰氧基巴豆酸酯昂贵且制备不方便,所以用此方法无法进行经济上可行的合成。

另一种由丙二酸酯和氯乙酰氯制备特窗酸的方法从J.Chem.Soc.,Perkin Trans.1(1972),No.9/10,1225-1231页中可知。该方法得到产率仅为43%的所需目标化合物。

上述的国际专利申请WO 2007/115644描述了烯胺羰基化合物的制备,例如通过使4-[[(6-氯吡啶-3-基)甲基]氨基]呋喃-2(5H)-酮和3-溴-1,1-二氯丙-1-烯反应制备4-[[(6-氯吡啶-3-基)甲基](3,3-二氯丙-2-烯-1-基)氨基]呋喃-2(5H)-酮(见制备实施例,方法2,实施例(3))。WO 2007/115644也描述了烯胺羰基化合物的制备,例如通过4-[[(2-氟乙基)氨基]呋喃-2(5H)-酮和2-氯-5-氯甲基吡啶反应制备4-[[(6-氯吡啶-3-基)甲基](2-氟乙基)氨基]呋喃-2(5H)-酮(见制备实施例,方法3,实施例(4))。所述反应优选用锂或钠的氢化物进行。这些底物通常昂贵,同时出于安全原因而难以处理。

在要求欧洲专利申请07116639优先权的WO 2009/036899中,制备了烯胺羰基化合物,例如用4-(甲氧羰基)-5-氧代-2,5-二氢呋喃-3-醇和胺进行制备。

其中,

R1为氢、烷基、卤代烷基、烯基、卤代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卤代环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卤代环烷基烷基或芳基烷基;

Z为氢、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未经拜耳作物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24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