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转换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1250.5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9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泽边佳成;广山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5/32 | 分类号: | H01L35/32;H01L35/06;H02N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闫小龙;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转换 模块 | ||
1.一种热电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
低温侧基板;
高温侧基板,与所述低温侧基板对置;
低温侧电极,配置在所述低温侧基板的与所述高温侧基板对置的面;
高温侧电极,以非接合的方式配置在所述高温侧基板的与所述低温侧基板对置的面;
一个或者多个n型热电转换元件,配置在所述低温侧基板和所述高温侧基板间;
一个或者多个p型热电转换元件,配置在所述低温侧基板和所述高温侧基板间;
绝缘构件,分别配置在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和所述n型热电转换元件之间;
基板保持构件,保持所述低温侧基板和所述高温侧基板;以及
按压构件,
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以及所述n型热电转换元件在沿着与所述低温侧基板以及所述高温侧基板平行的面的方向一种一种地交替配置,
所述低温侧电极以及所述高温侧电极以将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和所述n型热电转换元件串联连接的方式配置,
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以及所述n型热电转换元件分别以非接合的方式与所述高温侧电极以及所述低温侧电极接触,
所述低温侧电极具有与所述低温侧基板的表面所成的角为锐角的斜面,所述斜面分别形成在所述方向的该电极的两侧,
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的与所述低温侧电极接触的面沿着所述低温侧电极的一个所述斜面,
所述n型热电转换元件的与所述低温侧电极接触的面沿着所述低温侧电极的另一个所述斜面,
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以及n型热电转换元件和所述低温侧电极分别在所述斜面接触,
所述按压构件配置在离开所述高温侧基板而接近所述低温侧基板的位置,所述按压构件将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以及所述n型热电转换元件中的配置在最外侧的两种类型的热电转换元件中的一方的热电转换元件的所述低温侧基板侧的部分,向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以及所述n型热电转换元件中的配置在最外侧的两种类型的热电转换元件中的另一方的热电转换元件按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温侧电极的两个斜面分别是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温侧电极的两个斜面分别是凸面或者分别是凹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电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温侧电极的斜面由通过利用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热电转换元件而能够进行变形的材料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电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以及所述n型热电转换元件的至少一方含有金属粉末,
所述至少一种类型的热电转换元件的所述金属粉末的浓度在与所述低温侧电极的接触面附近部或者与所述高温侧电极的接触面附近部比与所述低温侧电极的接触面附近部和与所述高温侧电极的接触面附近部之间的中间部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12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