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料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0823.2 | 申请日: | 201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城市笃;中村靖子;土师信一郎;石川贵大;西田贵志;樱井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资生堂;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A61K8/49;A61Q13/00;C11B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蔡晓菡;高旭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料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香料组合物,尤其是涉及具有玫瑰那样的出色香味的香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玫瑰的香味是被称得上“花中之王”的出色的香味,从数千年前开始就被以各种形式进行使用。自古以来,玫瑰的香味没有哪种是优于天然的玫瑰的香味的,因此,为了得到最具代表性且高级的玫瑰的香味,而在化妆材料组合物等中混合了从天然的玫瑰(花瓣)中提取的天然玫瑰精油并加以使用。这样的天然玫瑰精油除了从公元前的古代开始就以享受香味的目的而被使用之外,也被作为药用或使用于祭祀仪式等中。该天然玫瑰精油在古代是从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类或百叶蔷薇(Rosa centifolia)类等的花瓣中提取,并由所谓的“古代玫瑰型的香气”的主要成分构成,但是,其香味从当时直到现在未发生改变,是带有稍稍浓重甜味的强烈香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其香气都未改变。
另一方面,通过以上述大马士革玫瑰类或百叶蔷薇类等的原种为亲本,然后,除原种间的自然杂交之外,还有欲培育出作为鉴赏用出色的品种在十九世纪之后活跃的人工杂交,玫瑰的品种数量也出现了几乎达到了两万几千种程度的爆发性增加,玫瑰的香味也随之发生了大的变化。在所谓的“现代月季(Modern Rose)”中,已知的有茶香月季(Tea Rose)或杂交茶香月季(Hybrid Tea Rose)等。最近,通过基因操作被开发出的以蓝色为主调的花或被称为蓝色系玫瑰的蓝月(Blue moon)等也很受欢迎。关于玫瑰的香味成分,是香叶醇、香茅醇、玫瑰醚、2-苯乙醇等,迄今为止进行了香气分析,已知有数百种香味成分。
另外,作为玫瑰型香精,已知有在大马士革玫瑰类或百叶蔷薇类的玫瑰型香精中混合2-甲基噻唑的情况(参照专利文献1)。
本发明中的“2-异丙基-4-甲基噻唑”已知有在自然界中包含在茶、热带水果榴莲、酵母提取物中的情况(参照非专利文献1~2),且作为调味料成分主要被使用于食用肉型或热带水果型的调味组合物中。
但是,从该化合物的香气特性中并未得知作为香料用的香味成分的可利用性。
当然,目前还没有从玫瑰的香气成分中发现了2-异丙基-4-甲基噻唑这样的报告。
另外,作为玫瑰型香精,已知有在百叶蔷薇类的玫瑰型香精中混合茉莉花油的情况(参照非专利文献3)。
本发明中的“表茉莉酮酸甲酯”,已知有在自然界中作为茉莉净油(Jasmine absolute)(参照非专利文献4~6)、兰花(参照非专利文献7)等的香味成分,还有包含在柑橘(柠檬)等果实(参照非专利文献8~9)中的情况,主要是为了赋予茉莉型香气而被使用于香料用或调味料用中。例如,已知有将表茉莉酮酸甲酯作为东洋兰花型香料组合物的活性组分而使用的情况(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从该化合物的香气特性中并未得知作为玫瑰型香气成分的可利用性。当然,目前还没有从玫瑰的香气成分中发现了表茉莉酮酸甲酯这样的报告。
另外,作为中国产的玫瑰的香气成分,存在作为表茉莉酮酸甲酯的立体异构体的“茉莉酮酸甲酯”的报告,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了该化合物、即“表茉莉酮酸甲酯”作为玫瑰的香气成分这样的报告(参照非专利文献10)。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94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284618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Hugo Weenen et al.,J.Agric.Food Chem.,1996,44,p.3291-3293
非专利文献2:Jennifer M.Ames,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Symposium series,1994,564(SULFUR COMPOUNDS IN FOODS),p.147-159
非专利文献3:特许厅公报周知惯用技术集 香料 第III部 香妆品用香料 P482
非专利文献4:印藤元一著“《增补修订版》合成香料 化学和商品知识”化学工业日报社 2005年3月22日 675-677页
非专利文献5:FLAVOR AND FRAGRANCE JOURNAL,VOL.16,161-163(2001)
非专利文献6:FLAVOR AND FRAGRANCE JOURNAL,VOL.1,115-119(198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资生堂;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资生堂;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0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细水雾举高消防车
- 下一篇:一种平补元气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及其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