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弧焊接方法及电弧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0457.0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川本笃宽;向井康士;藤原润司;古和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9/12 | 分类号: | B23K9/12;B23K9/00;B23K9/07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焊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在电弧中途输入焊接结束信号,则使焊接用焊丝加速而产生所述焊接用焊丝和母材之间的短路,之后,若反向传送所述焊接用焊丝而达到规定的焊丝反向传送速度,则将焊丝进给速度恒定控制为规定的所述焊丝反向传送速度,从而反向传送规定时间之后停止所述焊接用焊丝的进给,并以在所述焊接用焊丝的反向传送中产生的短路变开路的时刻为时间起点,将恒定的规定焊接电流输出规定焊接时间之后,停止焊接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用焊丝的加速是根据规定的周期和振幅进行的,所述焊接用焊丝的反向传送也是根据所述规定的周期和振幅进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短路中途输入了所述焊接结束信号的情况下,直到所述短路变开路为止不进行所述焊接用焊丝的加速,所述短路变开路之后使所述焊接用焊丝加速,从而产生所述短路。
4.一种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直到在电弧中途输入了焊接结束信号之后的、焊接用焊丝和母材之间的初次短路发生为止,依然将所述焊接用焊丝的进给设为到输入所述焊接结束信号为止的正向传送速度,或者将所述焊接用焊丝的进给以规定的减速从到输入所述焊接结束信号为止的正向传送速度起降低,若发生所述短路,则开始所述焊接用焊丝的反向传送,以规定的焊丝反向传送速度反向传送规定时间之后,停止所述焊接用焊丝的进给,以在所述焊接用焊丝的反向传送中产生的短路变开路时刻为时间起点,将恒定的规定焊接电流输出规定焊接时间之后,停止焊接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短路中途输入了所述焊接结束信号的情况下,从输入了所述焊接结束信号的时刻起,开始所述焊接用焊丝的反向传送。
6.一种电弧焊接装置,该装置是在作为消耗电极的焊接用焊丝和作为被焊接物的母材之间产生电弧来进行焊接的消耗电极式电弧焊接装置,该电弧焊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焊接条件设定部,其用于设定焊接条件;
开关元件,其控制焊接输出;
焊接电压检测部,其检测焊接电压;
焊接启动指示部,其用于指示所述焊接输出的启动或者停止;
短路/电弧检测部,其基于所述焊接电压检测部的输出,检测所述焊接用焊丝和所述母材之间的焊接状态是短路状态还是电弧状态;
输出控制部,其基于在所述焊接条件设定部中设定的设定电流、和所述短路/电弧检测部的输出,控制所述开关元件,以便成为预先确定的电流波形或者电压波形;
存储部,其将所述设定电流、焊丝进给速度的频率、所述焊丝进给速度的振幅、以及所述焊丝进给速度的平均焊丝进给速度相关联地存储;
焊丝进给速度决定部,其基于所述设定电流,从所述存储部决定所述平均焊丝进给速度、所述频率以及所述振幅;以及
焊丝进给速度控制部,其输入所述短路/电弧检测部的输出和所述焊丝进给速度决定部的输出,从而以正向传送和反向传送周期性地重复控制所述焊丝进给速度,
若在所述电弧中途输入焊接结束信号,则所述焊丝进给速度控制部根据规定的周期和振幅来使所述焊接用焊丝加速,从而产生所述焊接用焊丝和所述母材之间的短路,之后,若根据所述规定的周期和振幅使所述焊接用焊丝反向传送而使其达到规定的焊丝反向传送速度,则将所述焊丝进给速度恒定控制为规定的所述焊丝反向传送速度,从而反向传送规定时间之后,停止所述焊接用焊丝的进给,
所述输出控制部以在所述焊接用焊丝的反向传送中产生的短路变开路的时刻为时间起点,将恒定的规定焊接电流输出规定时间之后,停止所述焊接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弧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短路中途输入了所述焊接结束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焊丝进给速度控制部到所述短路变开路为止不进行所述焊接用焊丝的加速,在所述短路变开路之后,根据规定的周期和振幅使所述焊接用焊丝加速,从而产生所述焊接用焊丝和所述母材之间的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04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